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平治章程

平治章程

1900年6月(光绪二十六年五月),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进入高潮,英国在拉拢东南各省督抚搞“东南互保”的同时,策动湖广总督张之洞、两广总督李鸿章“独立”割据。英国香港总督卜力授意香港议政局议员何启,与兴中会会员陈少白密谋,劝说李鸿章据两广“独立”,孙中山同意一试。李鸿章派幕僚刘学询、曾广铨与兴中会接触和谈判。何启按卜力授意,于7月24日(六月二十八日)起草了一份由孙中山领衔、兴中会骨干杨衢云、陈少白等联名上卜力书,内附《平治章程》,主要内容是:迁都南京或武汉;于都内立一中央政府以总其成,各省立一自治政府以资分理;公权利于天下,关税等类如有增收必须先与别国妥商而行,铁路、矿产、船政、工商各业均宜分沾利权,教士旅行一体保护;增添文武官俸;平其政刑;变科举为专门之学。不久,李鸿章应诏北上,就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并任议和全权大臣,遂中止了与兴中会的接触。八国联军攻陷天津后,英国也决定放弃原有的制造各地“独立”的做法,而投入更大权益的角逐中去。

猜你喜欢

  • 二次革命

    中华民国成立后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反对袁世凯独裁专制统治、保卫民主共和制度而进行的斗争,又称“赣宁之役”。袁世凯窃夺辛亥革命果实,当上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后,立即着手建立独裁统治。1912年8

  • 王恭、桓玄之乱

    东晋统治集团争夺权利的斗争。太元二十一年(公元396年),晋安帝司马德宗继位。安帝白痴,司马道子辅政,王国宝参掌朝政。国宝主张削弱地方军镇势力,引起王恭、殷仲堪等人不满。隆安元年(公元397年),王恭

  • 麟台

    官署名。武则天天授年间(公元690年-692年),曾将秘书省改称麟台,秘书监改称麟台监。唐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复旧称。参见“秘书省”。

  • 鸿沟为界

    汉高帝四年(公元前203年)项羽与刘邦相约, 以鸿沟(自河南荥阳北引黄河水东南至淮阳入颖水)为界,中分天下,鸿沟以西为汉,以东为楚。(参见“楚汉之争”)。

  • 福州船政学堂

    一名求是堂艺局。清末最早培养造船和驾驶人才的新式科技学校。1866年(同治五年),闽浙总督左宗棠奏设福州船政局,为培养造船和驾驶人才,附设该学堂。学堂分前、后和艺圃三部分。前学堂学习法文,专业为造船。

  • 三元里抗英斗争

    鸦片战争期间,广州城郊人民自发的武装抗击英国侵略者的斗争。1841年5月下旬(道光二十一年四月上旬)奕山与英国侵略者订立屈辱的《广州和约》。广州人民目睹英军的侵略暴行和清朝统治者的腐败和卖国, 自发地

  • 李定国抗清

    清初张献忠余部的抗清斗争。李定国是陕西榆林县的农民,从十岁参加起义,张献忠死后,他坚持抗清。顺治九年(公元1652年)以前,李定国、孙可望等向桂王表示愿与明政府联合抗清,遭到桂王政府的拒绝。后南明政府

  • 围攻使馆

    义和团运动中攻打各国驻华使馆的事件。1900年5月下旬(光绪二十六年四月下旬)八国联军先遣队以护卫使馆为名进入北京后,各国公使就蓄意挑衅,侮辱中国官员,干涉京城警卫事宜,逼迫清政府镇压义和团,派联军在

  • 乙未广州之役

    兴中会发动的第一次反清起义。1895年2月(光绪二十一年正月)孙中山立兴中会总部于香港,并与陆皓东、杨衢云等人策划于10月26日即九月九日重阳节在广州发动起义,旗帜是青天白日旗,以“除暴安良”为口号,

  • 郡县制

    由春秋、战国到秦朝逐渐形成的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春秋时,秦、晋、楚等国在边地设县,具有军事设防的性质,后逐渐在内地推广,才具有地方行政组织的性质。春秋末期,除齐国外,各大国都在戎狄杂居的地方设郡。战国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