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张献忠起义

张献忠起义

明末农民起义。张献忠(公元1606年——1646年)字秉吾,号敬轩,延安卫柳树涧(今陕西定边东)人,出身贫苦,长大后去延绥镇(今陕西榆林)当兵。崇祯三年(公元1630年),率领米脂十八寨农民起义, 自称八大王。荥阳大会后,与高迎祥、李自成合军东征凤阳(今安徽凤阳)。以后率部南下,转战豫、楚诸地。崇祯九年九月,张献忠联合罗汝才、马守应等共二十万大军,攻襄阳,(今湖北襄阳),沿长江东征,南京震动。崇祯十年三月,各路明军集中到安徽太湖酆家店与农民军决战,被农民军击溃。张献忠屡胜而骄,结果被明军牟文绶、刘良佐部击败,退走湖广,结屯在竹山(今湖北竹山)一带山区。崇祯十一年四月,接受明兵部尚书熊文灿招抚,驻兵谷城(今属湖北)。崇祯十二年五月,张献忠于谷城再度起兵,在房县(今湖北房县)击败明军左良玉部,明廷大惊,杀熊文灿,改派兵部尚书杨嗣昌督师围剿。杨嗣昌采取军事大包围,妄图一举剿灭农民军。张献忠突破明军的包围,从湖广进入四川,转战四川各地,争取了主动权。崇祯十四年一月,张献忠突然回军湖广,以一昼夜行军三百里的速度奔袭襄阳,二月,陷襄阳,杀襄王朱翊铭,抄发王府银十五万两赈济饥民。杨嗣昌畏罪自杀,明军的大围剿被彻底粉碎。崇祯十六年五月,攻陷武昌,沉楚王朱华奎于长江,建官制,称大西王。崇祯十七年,张献忠率军再度进入四川。八月,破成都,杀蜀王。十一月,在成都建国称帝,国号大西,建元大顺。大西政权在四川存在了三年,军纪严明,保护人民利益,严厉镇压地主阶级的反抗。大顺三年(公元1646、冬,清兵进攻四川,张献忠拒绝清朝招降,亲自率兵迎击清军于西充(今属四川)风凰山,受伤被俘遇害,起义失败。

猜你喜欢

  • 大周刑统

    五代时后周修定的法典。唐末以来,法律紊乱,刑罚苛酷,尤以后晋、后汉为甚。广顺元年(公元951年),后周太祖郭威曾命编修《大周续编敕》,仍承袭后晋、后汉之法,弊端很多。显德四年(公元957年),世宗柴荣

  • 俄法洋款合同

    一称“四厘借款合同”。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为了支付对日赔款向俄法两国借债。1895年7月6日(光绪二十一年闰五月十四日)清政府与俄法签订《俄法洋款合同》,借款四亿法郎,约合白银一亿两,九四又四分之一

  • 镇南关大捷

    中法战争中的决定性战役。1885年2月(光绪十年十二月)法军进攻谅山, 清军主将、广西巡抚潘鼎新不战而逃。2月23日(光绪十一年一月九日)法军直驱镇南关前,一度深入关内数十里。帮办广西军务年近七十高龄

  • 关陇起义

    北魏末年敕勒族人胡琛和羌族人莫折大提先后领导的关陇地区人民大起义。正光五年(公元524年)四月,胡琛自称高平王率众起义,为魏将卢祖迁所败,率部北撤。六月,莫折大提在秦州(今甘肃天水)自称秦王,聚众起义

  • 牛李党争

    唐代穆宗到宣宗年间(公元821年-859年)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和以李德裕为首的朋党间的斗争。牛李党争起源于元和三年(公元808年) 的制举考试。当时应试的牛僧孺、李宗闵、皇甫浞通过策对,痛斥时弊,语

  • 张骞出使西域

    汉中成固(今陕西城固)人张骞,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年),奉汉武帝联络大月氏(原居今新疆伊犁河流域及其迤西一带,后迁至阿姆河上游阿富汗北部地区)合击匈奴的使命,率百余人出使西域。途中被匈奴拘留达十余年

  • 艾陵之战

    春秋末期吴国和齐国之间进行的一场战争。吴王夫差在制服越国后,北上争夺中原霸权,与齐发生冲突。公元前484年,吴王夫差亲自将兵,联合鲁国军队,与齐军战于艾陵(今山东泰安南),大败齐军,俘获齐中军帅国书等

  • 拔钉钱

    五代时唐、晋之交,靠兵变起家的大将赵在礼任宋州节度使时向当地人民征收的杂税之一。赵在礼一生历十余镇,善治生殖货,积财巨万,两京及所辖藩镇,皆置邸店以赚钱。他镇宋州(今河南商丘)时,专务聚敛,所为多不法

  • 圣学会

    清末成立于广西的维新派团体。1896年 (光绪二十二年)京、沪强学会被查封,康有为南下,于次年至桂林讲学,与唐景崧、岑春煊、蔡希邠等发起成立圣学会。该会以尊孔教、传圣道、育人材、救中国为宗旨。会章规定

  • 五刑

    古代的五种刑罚,依轻重的不同,分墨(脸上刺字)、劓(割鼻)、刖(断足)、宫(破坏生殖能力)、大辟(斩首)五等。五刑产生的时代有不同说法: 《尚书·尧典》中有“五刑”的记载,《尚书·吕刑》则说蚩尤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