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朝阳起义

朝阳起义

太平天国后期东北农民起义。1860年(咸丰十年),英法联军进攻北京,咸丰皇帝逃到热河,随行的数千名文武官员、后妃宫监、护驾军队,成为热河地区人民的沉重负担。是年夏,奉天义州(今义县)人王达与刘珠等率众起义。冬,王达等会合白凌阿,使起义队伍发展到五百人。12月24日(十一月十三日)蒲厢亦于义州起义。王达为援助蒲厢,围攻义州不克,退却途中被清军捕杀。白凌阿等率余部退入朝阳等地。1861年3月12日(咸丰十一年二月初二日)才宝善、刘珠等拥立金矿工人李凤奎为首领,在朝阳要尔营子起义。两日后攻克朝阳县城,破狱放囚,焚烧司署衙门,打击富商高利贷者。当地农民、手工业工人、金矿工人纷纷加入,义军发展到两千人。李凤奎被拥立为帝,才宝善为军师,刘珠为领兵元帅。决定分兵两路,威逼热河行宫,攻占赤峰。清政府急命盛京将军玉明等派兵驰赴朝阳“会剿”。李凤奎、刘珠率义军进攻建昌,在水泉大败清军,乘胜急趋义州。清军尾追夹击,并派奸细打入义军内部从中挑拨。李凤奎中计,误杀刘珠。清军乘机进攻,李凤奎兵败率余部退至凤凰山,被地主武装捕杀。才宝善、白凌阿突围后加入奉天王五起义军、转战奉天、吉林各地,1863年(同治二年),王五不幸战败牺牲,起义失败。

猜你喜欢

  • 宁远战役

    努尔哈赤率兵围攻明朝山海关外重镇宁远卫的战役。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正月,努尔哈赤率军围攻宁远(今辽宁兴城)。明朝继熊廷弼之后,以孙承宗经略蓟辽。孙承宗命参将袁崇焕守宁远,修工事,兴屯田,积极备战

  • 鲁作丘甲

    春秋时期鲁国实行的一项征收军赋的制度。《左传》记载,鲁成公元年 (公元前590年),鲁国由于受到齐国的威胁,需要加强军事装备, 因而“作丘甲”。丘为地方基层组织名,甲即盔甲,此处泛指军事装备。“作丘甲

  • 三国之一。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操病死,子丕袭爵为丞相、魏王。同年十月,曹丕废汉献帝,自立为帝,改元黄初,国号魏,都洛阳。曹丕即魏文帝。曹魏疆域包括今淮河流域以北的中原地区和秦岭以北的关中、

  • 禹划九州

    传说禹在治服洪水以后,将我国中原地区划分为九个州。九州的州名说法不一,据《尚书·禹贡》记载,有冀州 (今河北、山西)、兖州、今河北、河南、山东交界地区)、青州(今山东半岛)、徐州(今山东南部、江苏北部

  • 八旗制度

    十六世纪后,我国女真族的一种兵民一体、军政合一的社会组织形式,努尔哈赤时建立。明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规定三百人为一牛录,作为基本户口单位。在此基础上初建黄、白、红、蓝四旗。至万历四十三年,

  • 满蒙五路换文

    日本与袁世凯政府所达成的关于掠夺东北地区铁路权利的秘密协议。1913年袁世凯镇压了“二次革命”后,就急于登上正式总统宝座,并取得帝国主义对其政权的承认。他派出孙宝琦、李盛铎为特使访问日本,谋求日本政府

  • 皮室军

    辽禁军精锐部队。皮室,契丹语,意为金刚,取其坚强之意。分为左、右、南、北、中五军。为辽军主力。

  • 甬江之战

    见“镇海之战”。

  • 夹谷之会

    春秋末年齐、鲁二国在夹谷(今山东莱芜)举行的盟会。公元前500年,齐、鲁二国为结束前段时间的不友好状态,约定在齐地夹谷举行盟会。孔子时为鲁国的大司寇,被指派担任鲁定公的相仪随同前往。会上,齐景公使莱人

  • 刘秀精兵简政

    东汉初年为节省经费、发展生产而采取的措施。建武六年(公元30年),下诏省减吏员,合并县国。于是并省郡、国十个,县、邑、道、侯国四百余所,官吏减少十分之九。后来,又陆续裁减关都尉、护漕都尉、大司徒司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