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杨家将抗辽

杨家将抗辽

杨家将, 系指杨业及其投身于抗辽、抗西夏事业的子孙们。业,一名继业,本名重贵,宋麟州(今陕西神木北)人。初为北汉名将,赐姓刘,在抗辽抗宋战争中屡建功勋,号称“无敌”。北汉亡,归宋,复姓杨。任为右领军卫大将军、郑州防御使,迁知代州(今山西代县)、兼三交(今山西太原北交城营)驻泊兵马都部署。太平兴国五年(公元980年),辽景宗耶律贤亲率十万大军攻雁门,业率数百骑绕出敌后袭击之,大败契丹军。太平兴国七年四月,辽军分路再攻宋朝,业又率部在雁门关下斩辽兵三千,追奔逐北,俘获万余人。雍熙三年(公元986年),宋军分路攻辽,业为云应路行营副都部署,与潘美等率部收复云、应、寰、朔四州(今山西大同、应县、朔县一带)。旋以宋东路军败,业等奉命护送四州民内迁,遇契丹大军掩袭。潘美与监军王侁激令业孤军出战。业在陈家谷口(今山西朔县南)与辽军遭遇,矢尽援绝,重伤被俘,绝食而死。其子杨延昭,本名延朗,雍熙北伐曾随父攻应、朔,为先锋,流矢贯臂而战斗不息。父死,擢崇仪副使、知景州(今河北东光)。历任保州(今河北保定)沿边都巡检使、宁边军(今河北里县)都部署、高阳关(今河北高阳)副都部署,屡败辽军,威震宋朝北疆二十余年,令契丹慑服。延昭子杨文广,仁宗时为范仲淹所擢用,后任广西钤辖,知宜(今广西宜山)、邕(今广西南宁)二州,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熙宁元年(公元1068年)为秦凤路副都总管,筑筚篥城(今甘肃武山甘谷),击退来犯的西夏军。迁步军都虞侯,兼领定州路副都总管。宋辽发生争界事件,文广力主对辽一战,乘势收复燕云,并献进兵作战阵图及略取幽燕之策。旋以病死。

猜你喜欢

  • 仙人关战役

    宋金间一次重要战役,又称杀金坪战役。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十一月, 金兀术(完颜宗弼)攻陷和尚原(今陕西宝鸡西南)。次年与撒离合(完颜杲)及伪齐刘夔合步骑十万,南向进攻川蜀,仙人关(今甘肃徽县南)

  • 中俄北京条约

    即《中俄续增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末期沙俄利用英法联军攻占北京之机,借口“调停有功”,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860年11月14日(咸丰十年十月二日)恭亲王奕诉代表清政府与俄国驻华公使伊格那纳切

  • 不缠足会

    清末维新派组织的移风易俗的团体。1883年(光绪九年)康有为在家乡广东南海,联合开明乡绅区谔良首创《不裹足会草例》,倡议妇女不缠足。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康有为与其弟康广仁在广州再次提倡妇女不缠足

  • 淳熙客户逃移法

    南宋孝宗时处置客户逃移的专法。淳熙十一年(公元1184年)宋廷采纳夔州路转运司建言,下令除将皇祐以来适用于施(今湖北恩施)、黔(今四川彭水)二州的客户逃移专法扩大施行于夔(今四川奉节)、忠(今四川忠县

  • 交钞库

    金建国初年,一直沿用宋、辽旧钱,并未自铸货币。海陵王即位后,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货币需用量增加,于贞元二年(公元1154年)始命户部尚书蔡松年主持印造大钞、小钞,名为交钞。大钞面额分为一、二、三、五、十

  • 典礼院

    清末官署名。清政府礼部原来所掌管的学务和部分外交事务,在中央机构变动中陆续划归其他有关衙门管理,礼部职掌只剩下典礼事务,已非国家行政,与各部职掌不相称,遂于1911年(宣统三年)改礼部为典礼院,设掌院

  • 稷下之学

    战国时期齐国在国都临淄(今山东淄博东北旧临淄)城西门稷门之下设立的学术活动中心。稷下之学创始于田齐桓公。到齐威王、宣王两代,稷下之学达到高峰。齐宣王喜欢文学游说之士,对驺(又作邹)衍、淳于髡、田骈、接

  • 隋灭陈

    隋朝建立后,杨坚强化中央集权,加强经济、军事实力,为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开皇元年(公元581年),隋文帝曾命大将长孙览、元景山并为行军元帅,南攻陈朝,因时机不成熟,旋即班师。尔后杨坚不断派兵烧毁陈朝储

  • 厉王弭谤

    周厉王实行专利,并且暴虐奢侈,国人十分不满,纷纷议论,加以谴责。大臣召穆公警告厉王说: “民不堪命矣!”周厉王为了压制舆论,召来卫国的巫者监视国人的言论,发现议论者,则加杀戮。国人敢怒而不敢言,只能在

  • 开山赵起义

    金海陵王时山东人民的反金斗争。金军南下攻宋,山东人民不堪骚扰。正隆三年(公元1158年),山东沂州人赵开山将姓名倒置为“开山赵”,聚众万余人起义。攻占密州(今山东诸城)、日照(今山东日照)等县,众至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