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王聪儿、姚之富起义

王聪儿、姚之富起义

清嘉庆(公元1796年—1820年)年间湖北白莲教首领王聪儿、姚之富领导的起义。嘉庆元年(公元1796年),宜都(今湖北枝江)白莲教首聂杰人、张正谟等以“官逼民反”为号召,首义于荆州(今属湖北)地区。襄阳(今湖北襄樊)教首王聪儿(即齐王氏)、姚之富据襄阳响应。次年,王聪儿率主力入河南,经陕西,下四川,与徐天德率领的达州(今四川达县)起义军胜利会师,起义进入高潮。嘉庆三年王聪儿率起义军渡汉水入陕西,进攻西安,屡攻不克,回军郧西,被清军围困,因寡不敌众,王聪儿跳崖牺牲。徐天德等在川、楚、陕边界英勇奋战,向甘肃发展。清政府见起义军“愈剿愈炽”,于是施展欺骗与镇压两手,一方面下“罪己诏”,抄斩军机大臣和珅;另一方面又调集重兵,并重用汉族地主武装,坚壁清野,修筑碉堡,围截义军。嘉庆六年,徐天德战死,义军余部继续坚持斗争,至嘉庆九年被清统治者镇压。白莲教大起义历时九年,势力遍及川、楚、陕、豫、甘五省,给予清王朝的封建统治以沉重的打击,是清王朝由盛到衰的转折点。

猜你喜欢

  • 飞钱

    唐代出现的一种替代货币的票券。起于宪宗时期,当时商业发达,交换频繁,而货币缺乏,且携带不便,各地方政府更不准货币出境。于是各地在长安的商人遂将售货所得货币。交付各道驻京的进奏院及各军各使等官署,或交各

  • 五斗米道

    早期道教中的一派。又称米道、鬼道、天师道。东汉顺帝时,沛国丰(今江苏丰县)人张陵在四川鹤鸣山(一作鹄鸣山,今四川大邑境内)创立。因入道者须出五斗米,故名五斗米道、又因道徒尊张陵为天师(一说张陵自称天师

  • 王金刚奴起义

    明初陕西农民起义。洪武三十年(公元1397年),陕西沔县人王金刚奴、田九成、高福兴以白莲教组织群众起义。王金刚奴称“天王”,田九成称“汉明皇帝”、高福兴称“弥勒佛”。起义军在阳平关打败明军,攻下陕西略

  • 北匈奴西迁

    建武二十四年(公元48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北匈奴蒲奴单于统领所部,留居漠北,势力削弱。但依然控制西域诸国,欲与汉和亲而不得,陷入困境,不断侵扰汉河西和北部缘边郡县。东汉为保障边郡安宁,永平十六

  • 穿鼻之战

    鸦片战争前夕中英间爆发的前哨战。1839年7月(道光十九年五月)林维喜案后,英驻华商务监督义律拒交凶手,林则徐下令英船在三日内或具结入口或驶离回国,不许其在零丁洋面停泊。11月3日(九月二十八日)英船

  • 杨国忠专权

    天宝十一年(公元752年)李林甫病死,玄宗因杨贵妃之故,用堂兄杨国忠入右相,委之大权。杨兼领四十余使,又专判度支、吏部,权倾朝野,致使言路堵塞,贿赂公行,朝政紊乱,危机四伏。时安禄山深受玄宗宠信,总握

  • 迁豪

    秦汉以来一种强本弱枝的措施。战国秦汉以来,一些豪族在地方盘根错节,势力膨胀,对中央集权不利。秦汉时期,统治者常将豪族迁至首都及其附近。如秦始皇于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

  • 国务院

    官署名。辛亥革命后的责任内阁。国务院设国务总理、行政各部和各部总长,国务院各直辖机关构成内阁。国务总理和各部总长均称国务员,总理为行政首长,通过国务会议处理重要国务,对国会(参议院)负责。1914年袁

  • 镇南关起义

    清末同盟会发动的武装起义。1907年(光绪三十三年)钦廉防城起义失败后,孙中山派黄明堂为镇南关(今广西友谊关)都督,与王和顺、关人甫等到广西边境活动,准备发动起义。12月2日(十月二十七日)黄明堂率乡

  • 挟天子以令诸侯

    曹操进行统一战争的政治手段。曹操出任兖州牧后,打败吕布和汝南(治今河南平舆北)、颍川(治今河南禹县)的黄巾农民军,占领许县(治今河南许昌)势力颇大。他接受荀或和程昱“奉天子都许”的建议,于建安元年(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