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秦灭六国

秦灭六国

战国末期,秦王嬴政灭六国的事件。秦王嬴政亲理政务后,任用李斯等人为辅佐,继续实行秦昭王以来的远交近攻政策,派间谍用金玉贿赂六国权臣,使良将随其后,发动对六国的军事进攻。秦王嬴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秦内史腾灭韩, 俘虏韩王安,以其地置颍川郡(治阳翟,今河南禹县),韩亡。十八年,秦大兴兵攻赵,王翦率领上郡 (治肤施,今陕西榆林东南)兵攻下井陉(今河北井陉西),杨端和率领河内(今河南黄河以北地区)兵围赵都邯郸城(今河北邯郸);赵派李牧、司马尚率兵抵御。赵王迁的宠臣郭开因接受秦国间谍贿赂,造谣说李牧、司马尚欲反。赵王乃使赵葱、颜聚代替李牧,李牧不受命被杀,司马尚被废。十九年,王翦大破赵军,杀赵葱,俘赵王迁。赵公子嘉率其宗族数百人前往代(今河北蔚县),自立为代王,东与燕合兵,驻军上谷(今河北怀来东南)。二十年,燕太子丹派荆轲刺秦王未遂,秦王怒,增益发兵,使王翦伐燕。燕、代发兵抵抗。秦破燕军于易水(源出今河北易县境内)之西。二十一年,秦破燕太子丹军,取燕都蓟城(今北京城西南隅),燕王喜逃亡,徙居辽东郡(治襄平,今辽宁辽阳)。二十二年, 秦将王贲伐魏,引黄河、大沟水灌大梁(今河南开封西北),大梁城坏,魏王假请降,尽取其地, 魏亡。初,秦王用李信言,使率二十万人伐楚,结果大败。二十三年,秦王用王翦言,使率六十万人伐楚, 大胜,俘虏楚王负刍。楚将项燕立昌平君于淮南。二十四年,王翦破楚军于蕲(今安徽宿县)南,昌平君死,项燕遂自杀,楚亡。二十五年,秦命王贲率兵攻燕辽东,获燕王喜,燕亡。回军攻代,虏代王嘉, 赵亡。二十六年,秦使将军王贲从燕南攻齐,入临淄,获齐王建, 齐亡。秦灭六国,建立起了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秦朝。

猜你喜欢

  • 蓝玉之狱

    明代党狱。蓝玉(?——公元1393年),定远人(今属安徽),开平王常遇春妻弟,初在常遇春部下,临敌勇敢,所向皆捷。洪武二十年(公元1387年),任大将军,多次领兵出征,在打击元朝残余军事力量以及在西北

  • 燕国

    古国名。①西周分封的诸侯国。本作匽、郾。姬姓。或称北燕。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克商后,封召公奭于北燕,召公留宗周辅相成王,其长子就封为第一代燕侯。都蓟(今北京市西南)。燕为周北方重要屏藩,但因长期独处北

  • 轮台诏

    汉武帝晚年所颁布的一份诏书,又称罪已诏或轮台罪已诏。轮台(又作仑头,今新疆轮台东南玉古尔),系西域古国。地处西域中央,当丝绸之路北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汉武帝太初三年(公元前102年),李广利西征大宛

  • 嘉定渝盟

    宋宁宗嘉定年间金宣宗背盟攻宋事件。金宣宗继位后,以蒙古进逼和西夏侵扰, 财匮兵弱,遂迁都开封,谋攻宋以广其疆土,补偿损失。嘉定十年(公元1217年),金以督索岁币为名,违背宋金和议,分道出兵南下,攻光

  • 东周

    ①朝代名。自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起,至公元前256年被秦灭亡为止。东周王朝又大致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参见“周朝”)。②古国名,由战国时小国西周(参见“西周②”)分裂出去的另一小国。公元前3

  • 广方言馆

    方言指称地方语言,称外国语言为方言,寓鄙视之意。(1)1863年 (同治二年)江苏巡抚李鸿章奏请仿京师同文馆例,在上海设立, 称广方言馆,亦称上海同文馆。先后设立英、法、日、俄四个语种,并有自然科学课

  • 撒八、窝斡起义

    西北路契丹人民的反金大起义。海陵王发兵南下攻宋,强征西北路(今内蒙正蓝旗一带)契丹丁壮从军。正隆五年(1160年)撒八聚众反抗,杀金签军使及招讨使,夺兵甲三千副,推举都监老和尚为招讨使,举行起义。山前

  • 皖系军阀

    北洋军阀的主要派系之一。1916年袁世凯死去。此后北洋军阀集团分裂为皖、直、奉三大主要派系。皖系军阀以段祺瑞为首领,段是安徽合肥人,因而称皖系,与直系同为袁世凯北洋集团的嫡系,即所谓小站系。段祺瑞字芝

  • 泛舟之役

    公元前647年,晋国发生饥荒,向秦国请求输入粮食。秦穆公和大臣百里奚等商量,决定输给晋国粮食。运送粟米的船队从秦都雍(今陕西凤翔南)到晋都绛(今山西翼城东)沿水路接连不断,被称为“泛舟之役”。

  • 交钞库

    金建国初年,一直沿用宋、辽旧钱,并未自铸货币。海陵王即位后,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货币需用量增加,于贞元二年(公元1154年)始命户部尚书蔡松年主持印造大钞、小钞,名为交钞。大钞面额分为一、二、三、五、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