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历史事件>陈胜吴广起义

陈胜吴广起义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秦始皇和秦二世的统治十分残暴。当时田租口赋二十倍于古,力役三十倍于古,触犯刑律者比比皆是,监狱人满为患。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年)七月,征发淮河一带贫苦农民九百人到渔阳(今北京密云)戍守,行至县大泽乡(今安徽宿县东南刘村集),遇雨,路不通,不能按时到达渔阳。秦法规定,戍卒误期者斩。戍卒陈胜、吴广商议:误戍期死,逃亡亦死。横竖无路可走,不如起来反抗。因而发动九百戍卒起义。他们杀死押送他们的将尉, 斩木为兵,揭竿为旗,陈胜自称将军,吴广为都尉。陈胜派葛婴率兵进攻蕲县以东的地方。陈胜自己统率主力部队向西进军,贫苦农民踊跃参加。当进军到陈县(今河南淮阳)时,农民军已有兵车六七百辆,骑兵一千余人,步兵数万人。农民军攻占了陈县,陈胜接受了三老豪杰的建议,自立为王,号“张楚”。接着,农民军分兵三路:一路由吴广率领进攻荥阳;一路由周文率领进军关中;一路由宋留率领迂回南阳,攻打武关。周文进至关中,秦二世被迫赦免了修筑骊山陵的刑徒和奴产子,由章邯率领迎击农民军。周文战败自杀,吴广也被部下杀死。秦二世二年(公元前208年)十二月,陈胜亲自督战至下城父(今安徽毫县东南城父集)被其车夫庄贾杀害。宋留在得知陈胜已死后,向秦军投降,秦二世将其车裂。陈胜吴广直接领导的起义,虽然只六个月就失败了,但他们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其革命精神对后世有很大的影响。他们给秦王朝以沉重的打击。其后,在陈胜吴广起义影响下参加反秦斗争的刘邦、项羽,终于击败了秦的主力,灭亡了秦朝。

猜你喜欢

  • 太原起兵

    李渊起兵反隋之举。隋朝末年,炀帝昏庸残暴,朝野鼎沸,群雄蜂起。李渊身为隋朝重臣,早有取代隋朝之心。大业十二年(公元616年),隋炀帝南巡江都(今江苏扬州),李渊为晋阳宫监、太原(今山西太原南) 留守。

  • 徐州之战

    曹操进攻陶谦、吕布的战争。徐州(治今山东郯城)之战有三次。曹操占据兖州(治今山东金乡东北)后,于汉献帝初平四年(公元193年)秋,亲率大军,从兖州出发,进攻徐州的陶谦。陶谦闭门不与之交战。后因军粮不足

  • 大索貌阅

    “大索”即广泛搜索, “貌阅”即“阅其貌以验老小之实”。这是隋朝整顿户籍、检括逃避赋役户口的重要措施。南北朝时,全国隐漏户口,投靠豪室,以及妄称老、小以免赋役的现象十分普遍。为严查户口,隋文帝先在全国

  • 公亶父迁周

    周族在豳居住期间,受到北方戎狄部落的攻击,于是在其领袖公亶父的率领下往南迁居到岐山下的周原(在今陕西岐山县)。公亶父在这里建立城邑宫室,设置官吏,贬损戎狄风俗,奠定了周人国家的雏形,并且利用良好的自然

  • 夏朝

    朝代名。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后氏部落首领禹的儿子启建立。据《史记·夏本纪》言,禹去世前,仍按旧的禅让制以天下授益,但由于益的威望不高,各地诸侯仍属意于夏后氏家族,在禹去世以后,都背益朝启。启

  • 北辽

    政权名。保大二年(公元1122年)三月,金兵攻占西京大同府,辽天祚帝逃往夹山(今内蒙古萨拉齐西北),宗室燕王耶律淳奉命留守南京(今北京)。宰相李处温与皇族耶律大石等,乃拥立耶律淳为天锡皇帝,改元建福,

  • 巨(钜)野教案

    又称曹州教案。德国传教士在山东巨野被杀案件。甲午战争后,德国从法国手中夺得了天主教海外传教保护权,在山东南部建立了天主教南境总堂,随即在曹州府发展教会势力,唆使教徒欺压无辜平民,激起活跃于曹州的大刀会

  • 朝代名,南朝之一。陈霸先建立。陈霸先因军功卓著,被梁朝封为征北大将军、南徐州(治京口,今江苏镇江)刺史,镇守京口。平定侯景之乱有功的王僧辩留镇建康(今江苏南京)。梁元帝败亡后,陈、王二人欲迎元帝子晋安

  • 大西政权

    明末张献忠农民军建立的政权。崇祯十六年 (公元1643年)五月,张献忠攻占武昌,杀明宗室贵族,执楚王朱华奎投之江中,进驻楚王府,即“大西王”位,改武昌为天授府, 设六部尚书,五军都督府,五城兵马司及总

  • 身丁钱米

    十至十三世纪出现于我国的一种人丁税。始于五代时南方各国。入宋,除四川地区外,南方各路不论主户、客户,均按身丁每岁征收钱米。真宗大中祥符四年(公元1011年)曾下诏蠲除两浙、福建、荆湖、广南六路身丁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