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七十二家评楚辞

七十二家评楚辞

明蒋之翘(生卒年不详)辑。蒋之翘,字楚稚,秀水(今浙江秀水)人。家贫,好藏书。明末避盗村居,搜名人遗书数十种,辑为《甲申前后集》。曾重纂《晋书》,校注韩、柳文集。著有《天启宫调》。《七十二家评楚辞》系蒋氏对朱熹《楚辞集注》的评校本。除全录《集注》、《辩证》、《后语》外,尚有序、引及《附览》二卷。内容顺序为:蒋氏《序》,黄汝亨《序》,司马迁《屈原列传》,沈亚之《屈原外传》,李贽《传赞》,颜延之《祭文》,蒋氏《哀屈原文》,许国《屈原论》,《吊屈原诗》(录李白至陆钿十一家作品),评《楚辞》姓氏(七十二家),《楚辞总目》及《楚辞目录》,《楚辞总评》(四十五家)。《附览》前有短序,收录朱熹在《集注》中删去的《七谏》、《九怀》、《九叹》、《九思》的原文及王逸小序,而删王逸的《章句》部分。司马迁以下七十二家评《楚辞》之语,分载各篇书眉之处。每卷之末,有各家评语。七十二人为:司马迁、班固、刘向、扬雄、王逸、曹丕、颜之推、颜延之、萧统、沈约、江淹、庾信、刘勰、钟嵘、李白、韩愈、李贺、柳宗元、杜牧、颜籀、刘知己、贾岛、皮日休、洪兴祖、苏轼、朱熹、祝尧、高似孙、汪彦章、陈傅良、刘辰翁、严羽、黄伯思、李涂、王应麟、姚宽、张锐、洪迈、楼昉、蒋翚、桑悦、何孟春、冯觐、胡应麟、朱应麟、李梦阳、何景明、徐祯卿、王廷相、茅坤、杨慎、叶盛、王世贞、刘凤、张凤翼、李贽、孙矿、李廷机、冯梦祯、黄汝亨、焦竑、陈深、张鼐、陈继儒、钟惺、黄道周、蒋之华、蒋之翘、陆钿、宋瑛、陈仁锡、陆时雍。总评四十五家为:司马迁、班固、扬雄、曹丕、萧统、沈约、江淹、庾信、刘勰、李白、韩愈、柳宗元、杜牧、贾岛、刘知己、皮日休、苏轼、洪兴祖、朱熹、祝尧、高似孙、汪彦章、陈傅良、李涂、叶盛、蒋翚、何孟春、姜南、李梦阳、何景明、茅坤、朱应麟、王世贞、刘凤、胡应麟、孙矿、陈深、黄汝亨、陈继儒、黄道周、陈仁锡、蒋之华、陆时雍、宋瑛、陆钿。其中,唯姜南不在七十二家之中。此书为明代辑评《楚辞》最详尽的本子。蒋氏除录众家之说外,同时表达了自己对屈原及其诗作的赞颂,并对班固、颜之推贬责屈原之论加以驳斥。版本有明天启六年(1626)檇李宗雅堂蒋之翘评校本,北京、上海、江西、浙江图书馆藏。

猜你喜欢

  • 听雨楼法帖

    ① 四卷。清周於礼(1720-1779)辑。周於礼,字绥远(一字亦园),号立崖,云南嶍峨(峨山彝族自治县)人。乾隆十六年(1752)进士,官至大理寺少卿。周於礼书法以苏轼、米芾为宗,笔势雄伟。除该法帖

  • 四圣悬枢

    四卷。清黄元御(详见《周易悬象》)撰。此书成于乾隆十八年(1753)。分为温病解、疫病解、痘病解、疹病解和伊公问等五部分。黄氏认为寒疫、温疫、痘病、疹病皆由岁气所致。小儿之痘病并非为胎毒,小儿之痘即大

  • 中国西部考古记

    民国色伽兰(V,Segalcn)撰。色伽兰,法国人。民国三年(1914),法国教育部、考古学院遣色伽兰等人测量扬子江上流水道,并考察四川省内古物。此编为其考察的第一份报告书。书分四章,为中国古代石刻、

  • 瑄滨语录

    二十卷。明蔡叆(生卒年不详)撰。蔡叆字天童,宁晋(今属河北)人。嘉靖八年(1529)中进士。官至监察御史,巡按河南。他少时从韩邦奇、湛若水游,故讲学宗旨皆不出二家之学。此书论《周礼》,则有些详略失当。

  • 续资治通鉴

    二百二十卷。清毕沅(1730-1797)撰。沅字秋帆、儴蘅,号灵岩山人,镇洋(今江苏太仓)人。乾隆进士,官至兵部尚书、湖广总督。通经史及小学、金石、地理,也能诗文。有《灵岩山人文集》、《灵岩山人诗集》

  • 壮陶阁法帖

    三十六卷。清裴景福辑。裴景福字伯谦,其官粤东时,得南海潘氏海山仙馆与岳雪楼诸家遗物,故所藏甚富。汇其所自有之书,工借摹他家之藏以成此帖。以“元亨利贞”分为四集,元集六卷,收魏晋至唐。亨集八卷,收五代至

  •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三卷十七节。不知作者姓名。约成书于宋代,也有人认为是唐五代寺院“俗讲”的底本。话本小说,是存世最早演述唐僧取经故事的文学作品,写唐代僧人玄奘与猴行者赴西天取经,历经艰险磨难,功成归返的故事。唐僧取经故

  • 元风雅

    见《元朝野诗集》。

  • 易说要旨

    二卷。清李寅撰。李寅字东崖,吴江人。该书采用王弼本,仅仅解释上下经。前面有康熙四十三年(1704)自序,说该书取法于朱熹《本义》,但语多庞杂,往往连《本义》的原旨一并丢掉了。《四库全书总目》入存目。

  • 清溪漫稿

    二十四卷。明倪岳撰。生卒年未详。倪岳,字舜谷,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徙居上元(今江苏江宁)。南京礼部尚书谦之子。登天顺八年(1464)进士。官至吏部尚书。谥文毅。事迹具《明史》本传。倪岳承其家学,研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