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元延寿参赞书
见《三元参赞延寿书》。
见《三元参赞延寿书》。
二卷。明孙需(?-约1522)撰。孙需字孚吉,别号冰蘖翁,德兴(今江西德兴县)人。明成化八年(1472)进士,为常州府推官,擢南台御史。弘治中累官右副都御史。正德中为南京兵部侍郎晋南京礼部尚书,起南京
三卷。清李雱撰。雱字铁垣,江南通州(今江苏南通县)人。是编卷首有嘉庆甲子(1804年)胡长龄序及其子懿曾题识。上中两卷为笔记,上卷论本经,中卷论注疏,下卷为《尔雅碎金》。上卷所记之篇次、题识、章段、其
二十三卷。南宋熊节(生卒年不详)编,熊刚大(生卒年不详)注。熊节字端操,建阳(今属福建)人,官至通直郎,知闽清具事。熊刚大亦建阳人,受业于蔡渊、黄干。为朱熹的再传弟子,嘉定进士,掌建安书院朱文公诸贤从
六卷。附《易雅》一卷。《筮宗》一卷。宋赵汝梅撰。汝梅字号、生卒年皆无考。《四库提要》谓其为商王元份之七世孙,资政殿大学士善湘之子。《经义考》引袁桷语也云,汝梅,善湘子,为宰相婿。卑退自修,精易象,有《
五卷。元何异孙撰。异孙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其书在体例上依照朱子“或问”之体,以问答的方式解释经义,故名曰“问对”。《论语》、《孝经》、《孟子》、《大学》、《中庸》、《尚书》、《毛诗》、《周礼》、《仪礼
一卷。不著编辑者名氏。该书乃明代万历、天启年间内阁票旨成式,按曹司为次,分类标载,大概是由两房中书舍人抄撮而成。书末有《秋审题本》,也是当时的一份案牍公文。《四库全书》载两淮马裕家藏本。
一卷。近人桑宣撰。桑宣字右声,号磨盦,宛平(今北京市)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此书为桑氏说经之作,由十四篇札记组成。内容为“《禹贡》《尔雅》《诗》谱九州同异质疑”,“三国经师传授源流考证”、“礼服问外
八种,二十一卷,附录二卷。顾燮光(1875-1949)编。顾燮光字鼎梅,浙江绍兴人。清光绪年间廪贡生。善书画,尤好金石碑版之学,著有金石著作数种及《非儒非侠使斋诗文集》。是编为顾燮光汇集自曾祖及兄四代
十八卷。唐林宝(生卒年不详)撰。林宝济南人,曾做过朝议郎、太常博士、国子博士。两《唐书》无传,生平亦不详。《艺文志》和一些古籍都称《元和姓纂》为林宝所撰。唯《唐会要》称王涯所撰,可能是因王涯曾为此书作
十七卷。清易本烺(生卒年不详)撰。本烺字眉孙,京山(今属湖北)人。道光乙未(1835年)举人,专意纂述,著有《春秋楚地答问》、《一粟斋集》等。是书旨在考辨今书与篆书的沿革,以明篆法,知字体之误书。其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