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中山诗话

中山诗话

一卷。宋刘攽(详见《文选类林》)撰。是书为宋代诗话中年代较早的一部。当熙宁、元祐之间,刘攽兄弟以博洽名噪一时,然多吟咏而不甚著述。唯此论诗之语而独传。北宋诗话唯欧阳修、司马光及刘攽三家号为最古。此编较欧阳修、司马光二家虽似有所不及,然刘攽在元祐诸人之中,学问功底尤深。书以叙旧闻轶事为主,间有考证,或言及神异、诙谐,内容芜杂,其中有些甚至与诗歌并无关系,但亦为后人研究北宋诗坛状况保存了许多有价值的资料。然其所提出的诗论见解不多,且不十分精辟,故其诗论影响不甚大。此集有汲古阁刊本、学汲古阁刊本,《百川学海》本、《津逮秘书》本明刊本、《四库全书》本、《历代诗话》等。

猜你喜欢

  • 翻译大学衍义

    四十三卷。清孟保撰,其生卒年不详。孟保字定轩,汉军镇,黄旗人。以三等侍卫,出为新疆巴里坤领队大臣。咸丰时,撰成是书。以《大学》之条目。纂集经史,考证得失,多所发明。其汉本,《四库全书》已著录。先是顺治

  • 涑水记闻

    十六卷。宋司马光(详见《易说》)撰。此书杂录宋代旧事,起于宋太祖,迄于神宗,每条之下皆注其述之人,故名《记闻》,据传本书为司马光编纂《资治通鉴后记》收集的材料,故其中多记朝廷军政大事,而间涉琐事逸闻。

  • 周易郑荀义

    三卷。清张惠言撰。张氏认为郑、荀均是费氏易学,故述两家易说合为一编。张氏称:“郑言礼,荀言升降”,其驳郑氏卦爻无变动谓之彖词,谓七八者彖,九六者变,经称用九用六,而辞皆七八,名与实不符。其论尚精当,学

  • 尚论编

    ①二十卷,明邹泉撰。邹泉字子静,常熟人(今属江苏省),正德年间为国子监生员。邹泉精研书义,晚年放弃科举,隐居涧谷中著书立说,有《四书折衷》、《翼衷》、《口义会粹》、《诗经约说》、《宗圣谱》、《经世格要

  • 石门碑■

    一卷。碑补一卷。清王森文撰。王森文,字春林,山东诸城人。官陕西雒南知县。嘉庆十九年(1814),王氏署略阳县事,游县境之石门,尽览摩崖石刻,乃尽拓其文,摹为一册。书中对原碑行数字数,以及断缺剥泐,详具

  • 子相文选

    五卷。明宗臣(1525-1560)撰。宗臣,字子相,号方城山人。江苏兴化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累迁刑部员外郎。贬福州布政使司左参议时,曾率军击退倭寇。卒官时仅三十六岁。著有《宗子相集》。其

  • 杨格非传

    一册。撰者不详。英国梅益盛山东周云路合译。格非,英国在华传教士,咸丰五年(1855)进入中国,宣统三年(1911)回国,次年即去世。在华传教达56年之久。该书即述格非一生事实。现存广学会本。

  • 陈问山行述

    一卷。清陈玉章编。此书所述为陈克让(?-1853)事迹。克让字谦吉,号问山,奉天承德(今属河北)人。道光三年(1823年)进士,官至江安徽宁池太庐凤淮扬十府粮储道。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攻克南京

  • 写韵轩小稿

    二卷。清曹贞秀(1762-?)撰。贞秀字墨琴,安徽休宁人,王芑孙之妻。工诗,能书,善写梅,著有《写韵轩集》、《十三行临本》等。该集诗、文各一卷,是王芑孙刊刻。前面有芑孙作序,可知是贞秀未嫁以前所作。集

  • 范村梅谱

    一卷。宋范成大(详见《桂海虞衡志》)撰。《范村梅谱》,首叙梅花为天下尤物,吴下最盛。次叙作者在石湖玉雪坡种梅几百种,但仍感不足,又买王氏之屋七十幢,完全拆除,其地三分之一种梅,所有吴下梅品为之尽收;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