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中庸衍义

中庸衍义

十七卷。明夏良胜(1480-1538)撰。夏良胜字于中,南城(今属江西)人。正德三年(1508)进士,历任吏部考功员外郎、南京太仆寺少卿等职,后为仇家所陷,谪戍辽东。著有《东洲初稿》等书。此书嘉靖间夏良胜被谪戍辽东时所著。自宋以来,取古经之义,括举条目而推衍其说者,始于叶时《社经会元》。继叶时之后,则有真德秀《大学衍义》。夏良胜仿真德秀《大学衍义》的体例,推阐《中庸》,故名《中庸衍义》。全书分《天命之性之义》、《率性之道之义》、《修道之教之义》、《致中和议》、《达道之义》、《达德之义》、《经之义》、《诚明之义》、《三重之义》、《平天下之义》等纲,每纲又分为若干目,每目之名皆为夏良胜所自创。如《天命之性之义》分为《正性之原》、《论性之弊》;《达道之义》分为《君臣之常》、《君臣之变》、《君臣之戒》、《父子之常》、《父子之变》、《父子之戒》、《夫妇之法》、《夫妇之戒》、《兄弟之法》、《兄弟之戒》、《朋友之法》、《朋友之戒》;《经之义》分为《修身》、《尊贤》、《亲亲》、《敬大臣》、《体群臣》、《子庶民》、《来百工》、《柔远人》、《怀诸侯》。每一名目必一一援据古今,推广演释。其中以采邱浚《大学衍义补》之说为多。夏良胜自己的观点则加“臣良胜曰”分述于后。此书议论的宗旨,作者强调欲求尧舜之治,必须先有尧舜之心,《大学》之道在于“平”字。故论治之本,惟存于“心”一字;论治之效,惟在于“平”一字。古今言治理者,只此二字,可以集大成。书中对崇神仙,好符瑞,尤究极流弊,是为世宗时事而发。有清江西刊本,《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美人书

    见《女才子书》。

  • 论语集解

    十卷。魏何晏、孙邕、郑冲、曹羲、荀觊等五人共撰。何晏以亲贵总领其事,所以往往省称为何晏著。何晏(?-249)字平叔,南阳宛县(今河南南阳)人,东汉外戚、大将军何进之孙,曹操的假子,娶魏公主。好修饰,耽

  • 易义偶存

    一卷。清易慎省撰。易慎省,湖南湘潭人。作者说易以发明义理为主。继承了程子六十四卦皆来自乾、坤二卦的论点,摒弃了朱子卦变之说;继承了来知德易注说,而摒弃了其错综之论。书中于易道渊源,多有阐发,与陈梦雷《

  • 学史

    十三卷,明邵宝(1440-1523)撰。邵宝字国贤,别定泉斋、二泉,无锡人。成化进士,官至户部侍郎,南京礼部尚书,著有《左觿学史》、《简端二余》、《定性书说》、《漕政举要》、《慧山记》、《客春堂集》等

  • 汉州志

    四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刘长庚修,侯肇元等纂。刘长庚,曾任汉州知州。侯肇元,汉州人。按汉州志,创自明嘉靖中,纂辑者为州人张一廉,然至万历年间才厘定付梓。清乾隆年间知州张珽曾重修,兹编则为续乾隆张志而作。

  • 伤寒心镜

    一卷。金常德(生卒年不详)撰。常德字仲明。镇阳(今地不详)人。早年习文,后弃文攻医,从师于张子和。曾参与整理张子和所著《儒门事亲》,且摭《儒门事亲》之遗著《治法心要》。此书又名《张子和心镜别集》、《伤

  • 闻喜县志补

    四卷。清陈作哲修,杨深秀纂。陈作哲详见光绪《闻喜县志斠》。《闻喜县志补》光绪六年(1880)刻本。全书四卷,分为:卷一补蠲赈;卷二补星度;卷三补金石;卷四补学校。四类中,以金石记述最详且精。陈作哲在金

  • 过庭录

    一卷。宋范公偁撰。范公偁是范仲淹之后,苏州吴县(今苏州)人。生卒年及仕履生平情况均不详。其书多颂祖德,是作者在绍兴丁卯、戊辰年间,听其父所说,故书名《过庭录》。书中也论及诗文与轶闻杂事等。语言淳厚朴实

  • 武进谢氏丛书

    十七种,五十二卷。清谢兰生撰辑。谢兰生字原庵,武进(今属江苏省)人,曾任浙江临安知县。武进谢氏为江南名族,宋元以后,多有知名之士。谢兰生乃汇辑元代谢应芳、清乾嘉之际谢珍,及自己著作,编成谢氏丛书。谢应

  • 皆非集

    二卷。附《校轩吟草》二卷。明万达甫(约1570年前后在世)撰。万达甫,字仲章,号纯初,浙江鄞县(今宁波)人。都督佥事万表之子。生卒年不详。少袭世职,官至广东海防参将。万表虽为将家子,而笃好词翰。达甫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