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临汾县志

临汾县志

①九卷。明邢云路纂修。邢云路字泽宇,河北徐水县人。万历八年(1580)进士,十四年(1587)任临汾县知县。时值大饥,流亡载道,锐意抚恤,有饿莩辄掩覆之。尝筑干金堰,兴水利,开永丰渠,防水患。辑县志,著冠婚丧祭仪正礼俗,又于四门建惠民局,于驿建生圄。文章政事为一时冠,在任五年后,立祠涝河。《临汾县志》万历十九年(1591)刻本。全书九卷,分为:卷一地理志:建置、分野、形胜、疆域、城池、坊乡、堡墩、山川、藩封、桥梁、古迹、风俗,卷二宫室志:县治、学校、公署、堂阁、铺舍、坛壝、祠庙、寺观、陵墓,卷三沟洫志:河渠附地堰洞,卷四田赋志:户口、田赋、农桑、课税、均徭、物产,卷五帝系志:圣帝、丹渊候、帝裔、僭伪,卷六职官志:官秩考、名宦、职官,卷八人物志:乡贤、总人物、贡举、封荫、孝义、隐逸、寓贤、贞烈,卷八祥异志:祥异、仙释,卷九艺文志:文类、诗类附图书。此志在明志中,尚可称佳本。然疏略之处也不少。②九卷。明邢云路原本,清林弘化增修。邢云路详见万历《临汾县志》。林弘化字扬山,福建莆田县(今福建莆田市)人,出身举人。康熙十年(1671)任临汾知县,莅任二年,乃增修此志。该志仅将万历旧志翻刻一次,万历以后的事,逐类增补而已,增补资料寥寥无几。《临汾县志》康熙十二年(1673)增刻明万历十九年(1591)刻本。林弘化自序中云:“分门较类,则仍乎旧,宗前哲也。至于删繁就简,各从其例,则续以新裁,则又窃取之义也。后有因事征文,因文征事,以润色弘藻,成一代盛业,是予之愿也夫。是予之愿也夫。”观上诸言,弘化也自知其所增修,不能作为定本。③八卷。清徐三俊修,陈献可纂。徐三俊字逸,河北大兴县(今北京市大兴县)人。出身监生,雍正五年(1727)任临汾知县。《临汾县志》雍正八年(1730)刻本。此志上距宫志仅十余年,而宫志体裁详整,文简义赅,堪称定本。故新者无多可补。基本承袭旧志,有可增者,逐类增入。唯旧志分类尚有不少可订正之处,如旧志以疆域附形势下,未免倒置,此编将其改正,使门类排列趋于合理。④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高嵣、吴士淳修,吕淙、吴克元纂。高嵣字梅亭,河北大名县人,出身举人。乾隆四十一年(1776)任临汾知县。《临汾县志》乾隆四十四年(1779)刻本。全书十卷首一卷末一卷,分为:卷一沿革志;卷二地理志:疆域、分野、山川、风俗、城池、公署、坊乡、桥梁、古迹、陵墓;卷三田赋志:地粮、杂税、户口、物产、仓廒、盐引、恤政、兵防;卷四祀典志:秩祀、群祀、寺观;卷五学校志:学宫、从祀、学田、书院、义学;卷六职官志:知县、县丞附典史、教谕、训导、城守司;卷七选举志:荐辟、进士、举人、贡生、武科、援例、封赠;卷八人物志:宦绩、忠义、孝友、义行、文苑、隐逸、方伎、流寓、列女;卷九祥异志;卷十艺文志。卷首有图考,卷末有殿杂。此编对徐志多有订增,如卷一沿革志,徐志述沿革多无实据,此志能依据史传,深考详稽,多所征引,务求精确。如徐书言汉分天下为二十四部,临汾属河东郡一条下,此编则据汉地理志所云:汉兴以秦郡太大,稍复开置,又立诸侯王国,故自高祖增二十六,文景各六,武帝二十八,昭帝一,讫于孝平,凡郡国一百有三等,以驳二十四郡之误;又如选举志中,重文轻武,详文而略武,此志能详增武科,以说明文武并重,为志书一大长处。

猜你喜欢

  • 名花谱

    一卷。作者不详。旧本题西湖居易主人撰,但其人姓名、生卒年代及事迹均不详。《名花谱》一书,前无序,后无跋,其主要内容为杂抄《群芳谱》等书而成。书中共记载各种名花九十二种,并附有“瓶花诀”、“盆种诀”、“

  • 郧县志略

    不分卷,清侯世忠纂修。侯世忠,山西夏县人,举人,官郧县知县。郧县,旧志今无可考。康熙初,县令张杞檄征县志,仅得钞本,乃取康熙八年(1669)仇昌祚新编府志类编,增补附入,至二十二年(1683)侯世忠续

  • 雪泥书屋杂志

    四卷。清牟庭(生卒年不详)撰。牟庭又名牟庭相,字陌人,号默人,栖霞(今山东栖霞)人。乾隆六十年(1795)优贡生。曾任观城县训导等。牟庭学识渊博,遍读经史百家之书,比较异同,考订经史,以成此书。书中以

  • 老子道德真经

    ①见《老子》。②见王弼《老子注》。

  • 六经图

    ①六卷。宋杨甲(生卒年不详)撰,宋毛邦翰补。杨甲字鼎卿(一说为嗣清),遂宁(今属四川省)人,乾道二年进士,有诗文传世。邦翰字号及生卒年月均不详,衢州江山(今属浙江省)人,绍兴二十七年进士,乾道初官抚州

  • 乐志堂文集

    十八卷。《乐志堂文略》四卷。清谭莹(1800-1871)撰。谭莹字兆仁,号玉生。南海(今属广东佛山)人。道光年间进士,官至内阁中书。谭莹自幼聪颖,长于辞赋,尤工骈体文,曾著有《乐志堂诗集》、《岭南遗书

  • 蒙古源流

    八卷。明末萨囊彻辰(1604-?)撰。萨囊彻辰,成吉思汗后裔,亦称小彻辰萨囊,鄂尔多斯部(今内蒙古伊克昭盟)贵族。此书成于清康熙元年(1662),初为蒙文抄本,乾隆年间译为涩文。材料取自《红册》、《黄

  • 檗坞诗存

    十二卷。《和陶诗》一卷。王以慜(约1892年前后在世)撰。以慜,湖南武陵人,字梦湘,又号古伤。光绪二十六年(1900)进士。累官至江西知府,卒于民初,生年不详。王氏早岁客齐鲁,多缘情绮丽之作,中年以后

  • 御定医宗金鉴

    九十卷。清吴谦(生卒年不详)等编。吴谦字六吉,歙县(今属安徽)人。乾隆年间曾任太医院判,乾隆四年(1739)奉敕与刘裕铎主编此书。吴氏认为古医书有法无方,唯《伤寒论》、《金匮要略》始有法有方,而诸注又

  • 江村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多病所需惟药物,微躯此外更何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