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乐会县志

乐会县志

四卷。清程秉慥纂修。程秉慥,江南休宁(今安徽休宁)人,贡生,康熙二十六年(1687)任知县。康熙间,因修《大清一统志》,令各省、府、州、县修志,县令程秉慥奉命修志,与邑诸绅士商榷,以旧志为基础进行补新,删繁去滥,增益史事,修葺成书,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修成,清抄本,共四卷。内容为,卷一舆图志、沿革志、鼎革志、地理志,卷二建置志、赋役志、学校志,卷三兵防志,秩官志、人物志,卷四艺文志。此志征引之博,考证之详,远胜前志。其在地理方面叙述颇详,在官师方面记载了元代范淳延佑间捐、俸委黎千长王有益督建文庙,学校自此始,是研究黎族教育史的珍贵资料。该书尚有民国十六年(1927)油印本和1958年广东省中山图书馆油印本。

猜你喜欢

  • 一切经音义

    ①二十五卷。唐释玄应撰。玄应是贞观末长安大慈恩寺的翻译僧,卒于贞观以后。《大唐内典录》卷五云:“应博学字书,统通林苑,周涉古今,括究儒释。昔高齐沙门释道慧为《一切经音》,不显名目,但明字类,及至临机,

  • 周易解四书

    一卷。清范士增撰。士增字松崖,浙江临海(今浙江临海)人,官至武都训导。是书用《周易》解四书,也有确不易者。如“君子周急不继富”,解为“称物平施”;“天下有道则见,无道则隐”,解为“如通塞也”;“不怨天

  • 秋笳集

    八卷。清吴兆骞(1631-1684)撰。吴兆骞,字汉槎,吴江(今江苏苏州)人。少有隽才,与彭师度、陈维崧有“江左三凤凰”之称。顺治十四年(1657)举乡试。遭科场案而流放宁古塔,在塞外生活长达二十三年

  • 中庸合注

    一卷。撰者不详。该书乃剽窃《四书大全》而成,内中于饶鲁等人的论说有所征引。书前有吴澄的序,虽于篇末称为序,篇首却称总说,与序体不符,似拼凑而成。

  • 类姓登科考

    六卷。不著撰者姓名。书之前后亦无序跋。其书收取明代凡登进士者,以姓类分次。每人各注明乡贯、科分、甲第。爵位显达的,并注明其官阶爵谥,或一家族者,并注明其关系。记载颇为详实。所记下至崇祯末年。其书似为清

  • 澹斋内言

    一卷、外言 一卷。明杨继益(生卒年不详)撰。杨继益,字茂谦,松江(今属上海市)人。此书分内言、外言各一卷,内言间有考证,外言则均为语录。其议论皆以二氏为宗,其解《邵子》“三十六宫都是春”句,误以为“宫

  • 北新关志

    十六卷。清许梦闳撰。许梦闳,字容斋,汉军人。雍正七年(1729),以织造管北新关监督。是书即为作者在任时,对原有“关志”重新修订而成,其凡例、公署诸图,列于卷首,卷一为建置,卷二为命遣(载历代关官、明

  • 三州辑略

    九卷。清和宁(和瑛)纂修。和瑛(?-1821),原名和宁,字太弇。蒙古镶黄旗人,额勤德特氏。乾隆进士。历任四川按察使,川、皖、陕布政使,充军机大臣、领侍卫内大臣等职。乾隆五十八年(1793)起,任西藏

  • 槜李丛书

    九种,八十八卷。清金兆蕃辑。金兆蕃,浙江嘉兴人。光绪年间举人,曾官财政部佥事等。丛书收嘉兴先贤遗著九种,本为其堂兄金蓉镜所编,光绪初年有孙福清辑《槜李遗书》,收书二十六种。金蓉镜欲继前人之业,又收得五

  • 说文经斠

    十三卷。清杨廷瑞(生卒年不详)撰。廷瑞字子杏,号澂园,善化(今湖南长沙市)人。著作另有《说文正俗》。是编依十三经分为十三卷,据《说文》字义以考经传本字原当作某,每字列《说文》篆体及许氏所训之义于首,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