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二知轩诗钞

二知轩诗钞

十四卷。《续诗钞》十八卷。《文存》三十四卷。清方浚颐(1815-1889)撰。方浚颐,字子箴,号梦园,安徽省定远县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进士,授职编修,历官广东盐运使署布政使、四川省按察使。浚颐善诗文,并视之为生命。曾著有《梦园丛说内篇》、《述学校勘记》等。《二知轩诗钞》十四卷,为浚颐裒其诗三千余中精选出的古今体一千八百余首,为其诗作之精品。浚颐之诗长于绘景而悉温柔郭厚之思,精于布局而皆具博大昌明之气概,妙于叠韵而无牵强凑泊之失,往往宝光溢目、灵音骇空,读之者犹陟樊桐而窥珠玉之林。其诗钞按年排列,具体创作时间如下:卷一(1828-1838);卷二(1839-1841);卷三(1841.8-10);卷四(1842-1849);卷五(1850-1851);卷六(1852-1858);卷七(1860);卷八(1862.1-8);卷九(1862.8-12)卷十(1863.1-4);卷十一(1863.5-12);卷十二(1864.1-5);卷十三(1864.6-8);卷十四(1865.9-12);此诗集今有清同治五年(1866)广州刻本行世,另有同治间刻《柳堂师友诗录》(一卷本)丛书本行世。《二知轩诗续钞》十八卷,共辑古今体诗二千三百八十二首,其具体创作时间如下:卷一(1866.1-4);卷二(1866.5-12);卷三(1867.1-7);卷四(1867.8-12);卷五(1868.1-4);卷六(1868.5-11);卷七(1868.11-1869.2);卷八(1869.4-10);卷九(1869.11-1870.4);卷十(1870.5-12);卷十一(1871.1-5);卷十二(1871.6-12);卷十三(1872.1-6);卷十四(1872.7-12);卷十五(1873.1-6);卷十六(1873.7-12);卷十七(1874.1-7);卷十八(1874.9-1875.12);续诗钞前有杨懋建、林昌彝为其序。今有清同治八年(1868)广州刻本行世。《二知轩文存》三十四卷,无序有跋,书名为吴郡颜复初题。内容卷一、二为论,辑五十二篇;卷三至九为书后,辑一百三十五篇;卷十为议,辑七篇;卷十一为辨,辑八篇;第十二为说,辑二十二篇;卷十三为读子,辑九十三篇;卷十四为厄言,辑四十篇;卷十五至十七为序,辑四十七篇;卷十八、十九为书,辑四十二篇;卷二十至二十三为记,辑五十五篇;卷二十四为书事,辑二十二篇;卷二十五为问,辑二十三篇;卷二十六为铭赞,辑十二篇,卷二十七至三十为传,辑三十六篇;卷三十一至三十三为墓志铭,辑二十一篇;卷三十四为墓表,辑十一篇。今有清光绪四年(1878)春刻《柳堂师友诗录初编》丛书本行世。

猜你喜欢

  • 四六话

    二卷。宋王铚撰。王铚字性之,自称汝阴老民,汝阴(今属河南)人。(生卒年不详)绍兴初,官迪功郎,权枢密院编修,曾被诏为京官,罢归后每日吟咏,学者称雪溪先生。著有《侍儿小名录补遗》(已著录)。《雪溪集》等

  • 金氏文集

    二卷。宋金君卿(约1064年前后在世)撰。金君卿,生卒年不详,字正叔,浮梁(今江西浮梁县)人。庆历进士。皇祐二年(1050),官秘书丞;五年,官太常博士。累知临川,权江西提刑。入为度支郎中。君卿曾读书

  • 环书

    一卷。清方殿元(生卒年不详)撰。殿元字蒙章,康熙进士,历任剡城、江宁知县,著有《九谷集》。是书内容多论商业及传统手工业等经济方面的问题。版本有清道光年间吴江沈氏世楷堂《昭代丛书》本,《清史稿艺文志补编

  • 续辑咸宁县志

    八卷首一卷,清陈树楠、诸可权修,钱光奎等纂。陈树楠,字筱园,陕西郿县人,进士,官咸宁知县。诸可权,字肖菊,浙江钱塘(今杭州市)人,贡生,继陈树楠任。光绪间,陈树楠莅任,延邑钱光奎等补修邑乘,搜求旧本,

  • 牧斋初学集笺注

    二十卷。《有学集笺注》四十卷。清钱曾(1629-1701)撰。钱曾,字遵王,号也是翁。江苏常熟人。撰有《读书敏求记》、《述古堂藏书目》等。钱曾少时就学于族祖钱谦益,得其真传。钱谦益字牧斋,福王时台授礼

  • 尚书中候注

    一卷。汉郑玄撰,清袁钧辑。袁钧所辑,其十八篇的目次与孔广林本相同,不过,每篇中的文字与注文的顺序则略有不同。袁钧在每条之下也间附考证,与他所辑《尚书郑注》相同。在每篇之后,袁钧还辑有《尚书中候序》三条

  • 怀旧集

    二卷。明冯舒撰。(1593-?)冯舒字已苍,号默庵,又号癸已老人。常熟(今江苏常熟县)人,肆力经史百家,尤邃于诗。顺治初,构衅于邑令瞿四达,指所著《怀旧集》为谤讪,被杀。平生著述有《默庵遗稿》、《文构

  • 大学臆古

    一卷。清王定柱撰。是书首有自序,大意以为朱子与《大学》,尤殚精力,独格物一节,补经所缺,纷纷讥病。是书虽于程朱不尽合,但不致戾程朱,诚正轨辙。其分章取李光地所定古本,也不尽依之。如第二章李本连“淇澳”

  • 洪雅县志

    二十五卷首一卷,清王好音纂修。王好音,太湖人,曾任洪雅县知县。洪雅县志,始于明天启间,为县令陕嗣宗所修。清康熙中县令吴一蜚、雍正中县令劳世沅先后增辑。王好音任县令后,时大府檄调各州县志,因又广搜博采,

  • 文苑春秋叙录

    一卷。明崔铣撰。崔铣(1478-1541),字子钟,号后渠,乐安(今属江西)人。目录学家。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授编修,为南京吏部主事,后擢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礼部右侍郎致仕。一生嗜书,著述颇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