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全唐文纪事

全唐文纪事

一百二十卷。首一卷。清陈鸿墀(生卒年不详)撰。陈鸿墀,字范川,浙江嘉兴人,曾任翰林院编修、国史馆纂修、实录馆提调、武英殿协修,亦曾掌教越华书院。嘉庆间诏辑《全唐文》,作者任总纂官,汇萃之余加以考证,至《全唐文》告成,所录自为一书,名曰《全唐文纪事》。至同治间才得以问世。全书分体例、帝制、述德、纪功、纳言、威远、政治、典章、贡举、褒宠、贬斥、颂扬、谏诤、论列、讽诫、忠烈、正直、节义、明达、识量、智略、至行、谨厚、豪逸、闻适、退让、高旷、名理、体道、论古、抒情、表扬、矜许、忠规、酬答、核实、托意、自述、游览、体物、祖袭、骏难、投献、感遇、讥刺、才藻、警敏、典切、奇诡、名誉、遭际、征兆、鉴拔、衅隙、轻率、浮夸、谀佞、欺伪、不逊、评谬、训释、推挹、瑕疵、辨证、异同、存疑、正俗、拾遗、订骘、名言、警句、嘉话、嗤鄙、志异、俳谐、杂记、方外、总目、总序、总论。目录之后列《全唐文纪事征引书目》五百八十一件。御制诗文间有论及唐代文章者,或示以体裁之正变,或核其言行之从违者录于卷首。撰者奉诏纂成巨帙,以余力为此书而犹浩博,凡有关唐人文字者,均囊括之。有同治十二年(1873)巴陵方功惠广州富文斋刻本,有1959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版,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版行世。

猜你喜欢

  • 汉阳府忠节录

    不分卷。清末严昉(生卒年不详)修撰,李国宾、王粹忠纂辑。昉字湘生,滇南(今云南省)人,同治八年(1869年)出任汉阳知府。太平天国军曾三次攻陷武议,当时文武官吏男女绅耆,死事之烈,为各省之冠。该书记因

  • 输略馆集

    八卷。明范允临著。范允临,字长倩,松江华亭(今属上海市松江县)人,(生卒年不详)。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上,授南京兵部主事,后提学云南,迁福建布政司参议。工诗文,善书画。卒年八十四岁。著有《输略馆

  • 牧羊记传奇

    二卷。明无名氏撰。此剧明吕天成《曲品》卷下著录,题马致远作。清高奕《传奇品》亦从之。但元马致远作杂剧十五种中,绝无此作。此本二卷,二十五出,演汉苏武出使匈奴,被留十九年,终得还朝故事。全剧本于汉史,微

  • 蒙阴县志

    八卷,首一卷。清沈黻清修,陈尚仁纂。沈黻清,福建侯官人,举人出身,宣统二年(1910)任蒙阴知县。陈尚仁,淞江人,监生出身。沈黻清宰蒙阴后,见邑志自康熙二十四年(1685)前令刘德芳纂修后,距当时二百

  • 陈众仲文集

    十三卷。又名《安雅堂集》。元陈旅(1288-1343)撰。陈旅,字众仲。莆田(今属福建)人。累官江浙儒学提举、应奉翰林文字,国子监丞。此集为其子所编。凡诗三卷、文十卷。史称“其文典雅峻法,必求合于古作

  • 唐诗类苑

    二百卷。明张之象(1507-1587)编(详见《唐雅》)。宋代赵孟坚有《分类唐诗》,佚阙不全,世无刊本。张之象因复有此作。书中分为三十六部,以类汇诗。意在博收,极为琐细,未为简择,故失于冗滥。是书未刊

  • 枫山语录

    一卷。明章懋(1437-1522)撰。章懋字德懋,号暗然子,晚号谷滨遗老,兰溪(今属浙江)人。成化二年(1466),会试第一名。选为庶吉士,授编修。会上元内宴,命作灯诗,他不奉诏,且以疏谏,被贬为临城

  • 字湖轩左纬

    三卷。清刘霁先撰。霁先字鼎山,号秋岑,天门(今属湖北省)人。生平锐于学,尤精于史。所著有《字湖轩读左比事》及此书行于世。书前有光绪中陆继辉及尹调元二人序,知此书成于光绪初年。霁先在教授学生的过程中,有

  • 古书疑义举例补

    续补《古书疑义举例》的作品,详见“古书疑义举例五种”。

  • 福建通志

    ①六十四卷,清金鋐修,郑开极、陈栻纂。金鋐,顺天府宛平县(今北京市丰台区)人,顺治九年(1652)进士,至翰林院庶吉士,康熙初年巡抚福建。郑开极,闽人,进士出身,翰林院编修。陈栻,曾任广西苍梧道参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