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冯氏校定玉台新咏

冯氏校定玉台新咏

十卷。清冯舒校。冯舒生平见《二冯评点〈才调集〉》条。本书为冯舒侄子冯武所刊。徐陵《玉台新咏》久无善本,明人所刻,多以意增审,全失其真。后赵宦光得宋嘉定八年(1215)永嘉陈玉文刊本翻雕,世乃复见原书。冯舒此本即据嘉定本为主,而以诸本参核,较诸本为善。如序中投壶玉女为欢尽百娇,据《神异经》及《西京杂记》改为百骁之类,皆确有依据。然其中也确有不当之处。如苏武诗一首,宋刻本无标题,与《文选》同。冯舒乃据俗本题曰《留别妻》。徐干《室思诗》六章,有宋孝武帝拟作及《艺文类聚》所引可证。乃据俗本改为“杂志五首”,“室思一首”。《塘上行》据李善文选注本有四说,宋刻所题盖据歌录第二说。乃据《宋书》不确之说,改为魏武,移于文帝之前。石崇王明君词序,其造新曲句有李善《文选注》,刘履《文选补遗》可证。乃据俗本改为新造。杨方“合欢诗五首”有《艺文类聚》及《乐府诗集》可证。乃据《诗纪》改为“合欢诗二首”、“杂诗三首”。梁简文帝率尔为咏,为字本读去声,乃误读平声,遂据俗本改为成咏。王筠和吴主簿诗“青骹逐黄口”句,有《西京赋》可证。乃臆改为“青鹘”。皆未免失考。《四库全书总目》据纪昀家藏本收入存目,未见通行本。

猜你喜欢

  • 四书凝道录

    十九卷。清刘绍攽撰。卷首有绍攽自序,略谓朱子四书集注,析理之粹,补备之精,释诂之确,考据之博,干圣心源,粲然复明,且不遗于方名度数之细。其书就朱子集注,节解支分,其义有未显者,为之证明,解有未备者,为

  • 陶朱公致富奇书

    无名氏撰。作者生平、成书年代不详。原书已不可见。明代周之玙依据该书改写、重编为《农圃六书》。

  • 飘泉吟稿

    五卷。元朱晞颜(生卒年不详)撰。朱晞颜字景渊。长兴(今属浙江)人。历官平阳州蒙古掾、长林丞、江西瑞州监税。焦竑《国史经籍志》载有《飘泉集》四卷,已佚。《四库全书》本自《永乐大典》辑出,凡诗二卷,诗余一

  • 说文解字篆韵谱

    五卷。南唐徐锴(其生平著述见《说文解字系传》)撰。是书是为《说文解字》作的音序检字表,是与《说文系传》相配的。它取许书所收释的一万零五百一十六字,按平上去入四声分类编次而成。凡小篆皆有音训,其无音训者

  • 乖庵文录

    二卷。秦树声(1861-1926)撰,秦树声,河南固始人,字幼衡、石衡,号乖庵,光绪进十,官至广东提学使,民国成立,任清史馆总纂。据“文录”自序云“年未逾三十,誓不读齐、梁以下书,”“文录”收寿序七篇

  • 补侍儿小名录

    一卷。宋王铚(生卒年不详)撰。王铚字性之。汝阴(今安徽省,阜阳县)人,故自称汝阴老民。大约宋钦宗靖康年间在世。绍兴初年诏给札奏御,为枢密院编修官。曾撰《七朝国史》,但书竟不传。还著有《云溪集》八卷,《

  • 大易衍说

    五卷数。旧本题元李简撰。卷首有《学易记》之序,但与《学易记》并不是一本书。检验其内容,与清代村塾讲议相类,恐怕是书肆伪托之书,实非李简所撰。朱彝尊《经义考》未载其名,亦可为旁证。《四库总目》列入存目。

  • 皇明名僧辑略

    一卷。明代云栖比丘释袾宏(1535-1616)辑。袾宏,俗姓沈,字佛慧,号莲池,仁和(今浙江省杭州)人。为明代“四大高僧”之一。出身名族,其父人称“明齐先生”。袾宏生而颖异,幼习帖括,十七岁入县学,学

  • 冬集纪程

    一卷。清周广业撰。周广业著有《孟子四考》,已著录。乾隆四十八年(1783)冬,其以举人北上京畿,赴礼部会试,将路程所经,逐日记之。自当年十二月十八日,至四十九年(1784)二月十五日,皆有记述。记程诗

  • 才叔遗文

    一卷。清管乐撰。管乐,字才叔,江苏武进人。诸生。生卒年未详。少与兄晏均负才名,为诸侯上宾。曾国潘督两江,颇重其名。但未及有何功各,便病逝扬州。同乡恽伯方赠挽联云:“一生负王佐才,江左夷吾犹未老。半世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