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北新关志

北新关志

十六卷。清许梦闳撰。许梦闳,字容斋,汉军人。雍正七年(1729),以织造管北新关监督。是书即为作者在任时,对原有“关志”重新修订而成,其凡例、公署诸图,列于卷首,卷一为建置,卷二为命遣(载历代关官、明任御史主事、清遣都曹等),卷三为禁令,卷四为课额、卷五为法制,卷六为利弊,卷七为钤辖,卷八为公署,卷九为宦绩(职官题名列此),卷十为人役,卷十一为季钞,卷十二为备考,卷十三为税则,卷十四为船则存图,卷十五为记碑序赋诗联(实为旧方志艺文),卷十六为告示旧序。北新关有志,始于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以后多有续辑和修订,是志则详瞻分明,有雍正刊本。

猜你喜欢

  • 岭南遗书

    六集,五十九种,三百四十三卷。清伍崇曜编,谭莹校辑。二人生平详见《奥雅堂丛书》。是编所收,皆岭南先贤著述,分六集,总五十九种,计汉代二种,晋代一种,唐代一种,宋代三种,明代十七种,清代三十五种。其中以

  • 四礼从宜

    四卷。清苏惇元撰。苏惇元生卒年及生平未详,安徽桐城县人。“四礼”指冠、婚、丧、祭,“从宜”即顺从今俗、因时制宜。作者做法是:乡俗不违古礼的地方就采用,乡俗违背古礼处就予以辨正,且所定仪节力求简单易行,

  • ■堂集

    六十一卷。清黄之隽(1668-1748)撰。生平详见《香屑集》(辞目)。本集计五十卷,又有补遗二卷,续集八卷,均为黄之隽亲手编订,各有自序。末附《冬录》一卷,为自撰年谱。黄之隽之学,排陆王而尊程朱,观

  • 古书句读释例

    杨树达撰。杨树达生平见“古书疑义举例五种”。本书搜辑误读之例,辨析句读,其《叙论》云:“句读不易,故前人往往误读。今采掇诸书,分条比辑,管窥所得,亦附一二。”初称《古书之句读》,北平文化学社,民国十八

  • 新译华严经音义

    二卷。唐释慧苑撰。是书《开元录》卷九著录,云:“慧苑京兆人,华严藏法师上首门人。勤学无惰,内外兼通,华严一宗,尤所精达。以新译之经,未有音义,披读之者,取决无从,遂博览字书,撰成二卷,俾读之者,不远求

  • 东山谈苑

    八卷。清初余怀(详见《板桥杂记》)撰。笔记小说。卷一正文前自撰小序云:“乱离之后,闭门深思,遇古人佳言懿行随笔辄记。”遂成该书。书名为《东山谈苑》,是以其家乡蒲田城中有乌石山,因以山为题。书中所记都是

  • 尚书古义

    二卷。清惠栋撰。此书对于古文孔传主异义。比如“平章百姓”一条,《尚书大传》作“辩章”,《史记》作“便章”;而下文“平秩”中的“平”字,《大传》作“便”,郑玄也作“便”,“便”与“辨”同音。然而《毛诗》

  • 急救仙方

    六卷。不著撰人。《四库全书》辑自《永乐大典》,断为宋代之作。此书卷一为背疮治法,对莲子发、蜂窠发、散走流注发、肾俞发、肾俞双发及胛痈、右搭肩发、左搭肩发、对心发及发背两头等诸名目一一讨论,各论其证之形

  • 钦定平定云南回匪方略

    五十卷。清奕诉等奉敕修撰,陈邦瑞等总撰。咸丰年间,云南回民反清斗争蜂起。六年(1856年),马复初(即马德新)在新兴(今玉溪)发动回民起义,后与马如龙联合,活动于滇东南。同年,杜文秀在蒙化(今巍山)聚

  • 爱日斋丛钞

    五卷。南宋叶某撰。此书散佚,失作者之名,唯陶宗仪《说郛》题为宋叶某所撰。书中“论先儒从祀”一条,有宋度宗咸淳年号,知此书为南宋末年人所作。全书以辨析名物、稽考典故为主,凡前人笔记小说及杂史著作,如赵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