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医说

医说

十卷。宋张杲(生卒年不详)撰。张杲,字季明,新安(今安徽歙县)人,继承三代家学,喜好谈医,并欲弘扬其道,于是广采博记资料,撰成此书。前有朝奉大夫郢州罗顼序,称己酉(即南宋淳熙十六年,1889)冬,张季明携其未成稿请为作序,又言作者正当盛年云云。此书共分四十九门(《四库全书·提要》言四十七门,误),九百四十三条。卷一载历代名医一百一十六人,自太昊伏羲氏起,至唐王冰启玄子终,略述其生平事迹、医学成就。卷二为医书,简述医书源流,本草、针灸之发展,医史佚事等。卷三载述传说神方、诊法及伤寒、诸风之症。卷四至卷十载各科疾患并诊治之方,间及各种食忌、药忌、养生调摄之法等。书中传闻典故多有出处;每种证治,并述病因、病机、疗法等,颇有借鉴价值。书中反映出作者崇尚医德、隐恶扬善思想,也有因果报应、荒诞不经之谈。此书为我国较早一部医学史著作,其中存有许多重要史料,可资参考。有宋刊大字本,明嘉靖张子立刊本,明万历刊本,1932年南京国立图书馆陶凤楼盔山精金影印宋刻以明刊抄配本,1984年上海科技出版社影印本(明俞弁撰《续医说》十卷附于后)。

猜你喜欢

  • 列子

    八卷。相传战国时列御寇(生卒年不详)撰。列御寇,亦作列圄寇、列圉寇,后人尊称为列子、或称为子列子。列子学于壶丘子林,与伯昏瞀人有半师半友之交。又据本书《黄帝篇》称“列子师老商氏,友伯高子。”《庄子·列

  • 孙子书

    见《孙子书校解引类》。

  • 徐光启行略

    一卷。比利时人柏应理(?-1692)撰。柏应理为比利时耶稣会士。1658年同南怀仁等三人一道来华。著有《孔子哲学》等书。此书是作者因在江南传教,得到徐光启孙女甘弟大的许多帮助,因此为表彰徐光启等在传播

  • 周易互体详述

    一卷。清方申撰。自汉以后儒者多用互体之法解经,方申自谓“确守先哲之旧章,不用后儒之新说”,撰成此书,发明互体之别有九:包括二三四互、三四五互、中四画之互、下四画之互、上四画之互、下五画之互、上五画之互

  • 金石识别

    十二卷。美国代那(1813-1895)撰,美国玛高温(1814-1893)口译,华蘅芳(详见《代数术》)笔述。代那,美国著名地质学者,撰有《地质学纲要》、《矿物学细要》等书。玛高温,美国浸礼会传教医师

  • 姑苏名贤小记

    二卷。明文震孟(1574-1636)撰。文震孟字文起,号湛持,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学者。天启二年(1622)殿试第一,授修撰。因疏劾魏忠贤柄权乱政,受廷杖罢归。崇祯元年(1628)召充日讲官。讲筵最

  • 松风余韵

    五十一卷。清姚宏绪(约1704前后在世)编。姚宏绪号听岩,娄县(今江苏昆山县)人,康熙三十年(1691)进士,官翰林院检讨。辑有《松风余韵》。是集凡五十一卷。所选上自六朝,下迄明代,凡云间诸人之以全集

  • 直隶绵州志

    五十五卷,清文棨修,伍肇龄纂。文棨,曾任绵州知州。绵州志创修于乾隆元年(1736)知州屠用谦,嘉庆知州李在文重修,兹编则为续嘉庆李志而作。《直隶绵州志》同治十二年(1873)刻本。共五十五卷,分为:卷

  • 四礼从宜

    四卷。清苏惇元撰。苏惇元生卒年及生平未详,安徽桐城县人。“四礼”指冠、婚、丧、祭,“从宜”即顺从今俗、因时制宜。作者做法是:乡俗不违古礼的地方就采用,乡俗违背古礼处就予以辨正,且所定仪节力求简单易行,

  • 常昭合志稿

    四十八卷,首一卷,末一卷。清郑钟祥、张瀛修,庞鸿文等纂。庞鸿文,字伯絅,号絅堂,光绪二年进士,历仕太常少卿、通政司副使等。清雍正六年(1728),常熟析分昭文,分修两志,乃有常熟陶志、昭文陈志,其后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