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十三经歌诀标射谱

十三经歌诀标射谱

二卷。清杨裕藻撰。裕藻字献堂,山东滕县人。是书为便于初学切字而作。所收《十三经》及《四书》之字凡六千七百三十二字,不见经传之字凡九千九百九十字。按四声制谱,各以三十六字母领之。其标射云者,凡两字之切,以上一字为标,而以下一字回射其标,如德红切,德在端标下,红在公韵,从公韵数至端标下,乃即东字是也。案标射法是一种便捷切音之法,李汝珍《李氏音鉴》云:“凡射字必以母为始,盖每一母俱领同母二十二韵,舍此无以求其韵。由母而求韵,故为射字之始也。”“凡射字悉以韵为次,盖每一韵俱含阴阳上去入五声,舍此无以求其声。由韵而求声,故为射字之次也。”“凡射字悉以声为末,盖始则由母而求韵,次则由韵而求声,此则五声既分,所射之音成矣。故为射字之末也。”此即标射法的主要过程。标射法如果运用熟练,拼切字音则殊流利便捷。是编按标射之便制谱,洵便初学。书末附平入对辨谱,对入声韵字读入平声韵者加以辨析。有清道光间刊本。

猜你喜欢

  • 周礼训纂

    二十卷。清李钟伦(1663-1706)撰。李钟伦字世得,福建安溪人,大学士李光地之长子。康熙举人,未仕而亡。初受三礼于叔父李光坡,并受父指授,多与宣城梅文鼎、长洲何焯、宿迁徐用锡、河间王之锐、同乡陈万

  • 二须堂集

    二卷。清丁咏淇(约1729年前后在世)撰。丁咏淇字瞻武,号菉滨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均不详。著有《二须堂集》。此集为丁咏淇自编。所谓“二须”,取诸葛亮“学须静,才须学”语。共二卷。上卷书十

  • 火龙神器阵法

    不分卷。明焦玉撰。焦玉无史传,始末不详。此书序题明永乐十年(1412),然书中杂有其后的内容,为后人所增益,亦未为可知。此书分总论、火器、火药三部分。总论论述火攻的一般原则和方法,大略言应利用地形、气

  • 汪遗民诗

    一卷。明汪逸(约1596年前后在世)撰。汪逸,字遗民,安徽歙县人。生卒年不详。是集诗一卷,皆与马时良、仲良兄弟倡和之作。首载《友声叙》一篇,为河南内黄司乃疆作。是称《友声》两卷,余得而展玩之,独抒如展

  • 壮学斋文集

    十二卷。清周树槐(1876-1858)撰。周树槐字星叔,湖南长沙人。嘉庆十四年(1809)进士。官山西沁源江西吉水县知县,年未五十致仕归。周树槐年二十四通籍,二十六作吏山西,阅三年,丁艰归里。归后尽烧

  • 遂生集

    十二卷。清王晫(1636-?)撰。王晫字丹麓,号木庵、松溪子,浙江仁和(今浙江衢县)人。顺治间诸生,少时得喉疾,废弃举业,居家读书。康熙十七年诏求博学隐逸之士,京师人多推荐,王晫不应,杜门读书,喜爱诗

  • 涉览属比

    四卷。明朱文(生卒年不详)撰。朱文睢州(今安徽宿县)人。书末有自跋。称书成于正德乙巳。但正德纪年无乙巳。此书每条以古人二事相似者合而论之。亦皆常见之事,其议论亦皆肤浅。

  • 五经合纂大成

    三十卷。无纂人名氏。这是一本为乡试、会试而准备的书。清代科举第二场有经学科考试。书中有注、有讲、有疏、有解,有间有案,大抵取《五经大全》、《五经备旨》、《七经精义》等书的内容,择精删冗最后证之于《御纂

  • 新唐书纠谬

    二十卷。宋吴缜撰。吴缜,生卒年不详,字廷珍,成都人。北宋英宗治平中进士,神宗时“从宦巴峡”,撰成该书。哲宗元祐中,知万州、蜀州。绍圣元年(1094),经侍读胡宗愈推荐,吴缜表进该书于朝。吴缜撰写该书,

  • 古逸丛书

    二十六种,一百九十八卷。清黎庶昌(1837-1897)编。黎庶昌字莼斋,贵州遵义人。光绪辛巳(1881)出使日本,搜罗古籍,嘱杨守敬取择善本,亲自校勘,刻印刊行。如蜀大字本《尔雅》、日本正平本《论语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