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南轩易说

南轩易说

五卷。张栻(1133-1180)撰。张栻,字敬夫,又字钦夫、乐斋,号南轩。南宋汉州绵竹(今四川绵竹)人。张浚之子,以荫补官。辟宣抚司都督府书写机宜文字,除直秘阁,累官吏部侍郎兼起居郎侍讲、古文殿修撰。为官反对议和,主张抗金。所至惩恶吏、抑豪强、招抚流亡,境内安宁。为学以二程再传弟子胡宏为师,勤奋好学,表里如一。以“天理”为义,“人欲”为利,主张“学莫先于义利之辨”。在“理学”向“心学”演变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学者称南轩先生,既是五峰学派最主要的代表人物,同时又开创南轩学派。是南宋诸儒中唯一被朱熹许为“醇儒”的人,为“东南三贤”之一,与朱熹齐名。著有《南轩易说》、《癸己论语解》、《癸己孟子说》、《伊川粹言》、《南轩集》、《南岳倡酬集》。《经义考》与曹学佺《蜀中广记》都载《南轩易说》是十一卷。胡顺父于至元壬辰(1292年)刊《南轩易说》,只截取《系辞》以下。今北京图书馆藏有明抄本(四库底本),“佚其上卷之上”,存五卷。崔富章说,佚去之《系辞》上“卷上”,文渊、文溯、文津三阁皆缺,独民国四年钱恂补抄文澜阁本为全帙。疑元刊本装订错乱所致。其主旨源于胡瑗、程颐。台湾新文丰出版公司《大易类聚初集》收入。

猜你喜欢

  • 新世弘勋

    二十二回。题“蓬蒿子编”,作者真实姓氏无考。书成于清初,长篇小说,主要叙述明末李自成起义,明朝灭亡事,终于清朝立国。该书以《剿闯通俗小说》为底本,增益首尾,重新加工而成。因其时已是清朝,故该书不再称满

  • 崇兰堂帖

    十一卷。明莫如忠(1508-1588),及其子莫云卿(?-1587)书,孙后昌汇刻。莫如忠,字子良,号中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人;其书法以二王为宗,尤工草书。莫云卿,原名莫是龙,因得米芾石刻“云卿”

  • 东游集

    一卷。明黄金(约1538前后在世)撰。黄金,号莘溪,莆田(今福建莆田)人,生卒年均不详。嘉靖二年(1523)进士。山东新城知县。著有《东游集》。是集为其赴新城游历时所记。黄金自出京师至济南,凡所游历,

  • 夏小正补传

    一卷。清朱骏声(1788-1858)撰。朱骏声,字丰艺,号允倩,江苏元和(今江苏吴县)人。嘉庆二十三年(1818)举人,官黟县训导,咸丰元年(1851)进京,进呈所著《说文通训定声》等四十卷。得咸丰帝

  • 孝经古今文传注辑论

    一卷。清吴大廷撰。吴大廷字桐云,湖南沅陵人。咸丰五年举人,官至台湾道。吴大廷认为,孝经古文、今文只是在文字的增减、章句的分合上所传略有不同,而大义原本一样。于是依照吴隆元孝经之本的体例,对所集唐玄宗、

  • 桂阳石洞记

    一卷。清彭而述撰。彭而述,字禹峰,南阳人。明崇祯间进士,任阳曲知县。清代官至云南布政使、贵州巡抚。所作诗文,皆雄奇峭拔,著有《读史亭诗文集》。康熙初年,任上湖南道、湖南提学等职,是记为此两任之间游记。

  • 周易韩氏传

    二卷。辑佚书,清马国翰辑。韩氏即汉韩婴,据《汉书·儒林传》,韩婴燕人,生卒年不详,文帝时博士,景帝时官至常山太傅,精于《易》,以诗闻名。《汉书·艺文志》易十三家中有韩氏二篇,《注》云即《韩氏易传》。或

  • 太平类编

    见《太平御览》。

  • 林公辅集

    三卷。明林右撰。林右,字公辅,浙江临海人,生卒年不详。明洪武中官中书舍人。奉玺书行边有功,进春坊大学士,命其辅导皇太孙。后以事谪中都教谕,遂弃官归里。永乐帝即位,召之不至,以械缚至京欲官之,不屈,割其

  • 阜阳县志

    二十四卷,首一卷。清刘虎文、周天爵修,李复庆等纂。刘虎文,武清(今天津市武清县)人,举人,前石埭知县,后知阜阳县事。周天爵,山东东阿人,进士,官至漕运总督。李复庆,四川蓬溪人,拔贡,前旌德知县,道光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