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史地丛考初编

史地丛考初编

一册,续编一册,三编一册。《史地丛考初编》辑考证之文十篇:①龟兹语考。说明在西域发现的乙种吐火罗语为龟兹语。②王玄策使印度记。辑唐书并释藏之文、考证王玄策使印度事。此二篇为烈维(Sirevi)撰。③高昌、和州、火州、哈喇和卓考,说明古代的高昌、辽、金、元的和州、火州,都在哈喇和卓。④沙州都督府图经及蒲昌海之康居聚落,据敦煌发现的沙州都督府图经写本,考证唐初有一康国首领东来蒲昌海南,率领部众,因成村落。⑤吐谷浑为蒙古语系人种说,说明历史上的吐谷浑也称阿柴、阿赀,为蒙古语系的种族。⑥为埃及亚历山大城说,即那先比丘经的阿荔散,大概指亚历山大城。⑦中国干漆造像考。干漆造像古代称谓不一,如元代称搏换,又称脱活;明代称脱河,此法创始于晋代。以上五编为伯希和撰。⑧《大月氏都城考》历考吐火罗故地八百年沿革,说明大月氏都城初在巴达克山(Badakhsan)后迁到薄罗(Balkh)。⑨《魏略西戎传笺注》、考证魏略西戎传入西域三条路沿线各国。⑩宾考、考证古代的宾就是唐代的伽湿弥罗(Kasmirà)唐代的宾则指迦毕试(Kapiai),以上三篇都是沙畹(E,charawnes)撰。续编辑考证之文四篇:①《扶南考》辑历史文字考证扶南即柬埔寨,地域略大。②《真腊国土记笺注》用梵语、吉蔑语等,考证《真腊风土记》中的名物,以上二篇是伯希和撰。②《越南历朝世系》,参考越南史书,考证越南历朝世系,始于鸿庞氏,止于泰帝。由迦节(J,Cadiere)撰。④大藏方等部之西域佛教史料,据大藏方等部的日藏、月藏等经,考证诸国名称,并说明诸经多由西域传到东方,由烈维撰。三编辑考证之文四篇,马司帛洛(H,Maspero)撰。①唐代安南都护府疆域考,据中国史籍及安南史录考证唐代安南都护府所辖州县。②李、陈、胡三氏时安南国之政治地理,考证安南都护府废止以后,明代交距布政伎司建置以前,安南行政区域分合沿革情况。③秦汉象郡考,据《山海经》中沅水、郁水两条;《前汉书》引茂陵书一条,考证象郡的地理位置。④汉明帝感梦遣伎求经事考证,辑《四十二章经序》、《牟子理感论》、《吴书》、《化胡经》、《后汉纪》、《后汉书》、《冥祥记》、《出三藏记集》、《高僧传》、《水经注》、《洛阳伽蓝记》、《汉法内传》、《魏书》中的文字,考证西汉未佛教传入我国内地的情况。共写成十八篇,许多考证颇为精深详明,有裨于史学。尽管有附会之说,但此书有商务印书馆本。

猜你喜欢

  • 广说文答问疏证

    八卷。清承培元撰。参见《说文引经证例》。是书乃是增广钱大昕《说文答问》与薛传均《说文答问疏证》之作,广之以补其阙,并自为疏证。是书光绪间有广雅书局刊本。

  • 今文尚书说

    一卷。汉欧阳生撰,清王谟辑。王谟字仁圃,一字汝上,江西金溪人,生卒年不详。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进士,官至建昌教授。仰慕郑樵、马端临之学,有志撰述,纂集《增订汉魏丛书》八十六种,《江右考古录》、《

  • 淮封日记

    一卷。明陆深(1477-1544)撰。陆深初名荣,字子渊,号俨山,上海人。文学家。弘治进士。累官四川布政使、詹事府詹事。《明史·文苑传》称其少与徐祯卿相切磨,“为文章有名”,工书,“赏鉴博雅,为词臣冠

  • 乍浦志

    六卷,首一卷,末一卷。清宋景关纂修。宋景关,字今鄜,号话桑。浙江平湖人。乍浦属平湖县,为海防要地。南宋时置水军,设统制领之;元置市舶司,明时设千户等职,各有官署。清初只存守备、巡检两职,及海禁开,居民

  • 濯缨亭笔记

    十卷。明戴冠(详见《礼记集说辨疑》条)撰。此书为戴冠杂记见闻之作,书末附载辨物、字义。初名《随笔类记》,后由都穆改题《濯缨亭笔记》,因戴冠自号濯缨而得。书首有嘉靖二十六年(1547)陆粲作的序,后有华

  • 月日纪古

    十二卷。萧智汉撰。萧智汉,字云泽,号五江,湖南湘乡人。该书以月为纲,分别节气,而后逐日纪述。取材广博,凡正史、野史、山经、地志,乃至诸子百家、三教九流之书,古今名人文集,无不搜讨。所引各书,都冠以书名

  • 刊定尚书古今文注

    二十卷。清丁宝桢(1820——1886年)刊定。丁宝桢字稚璜,贵州平远(今织金)人,咸丰进士,官至四川总督,卒谥文诚,有《丁文诚公奏稿》等。此书卷首有丁宝桢自序,卷中题孙星衍撰注,大概是就孙星衍的《尚

  • 隶释

    二十七卷 宋洪适撰。洪适(1117-1184),字景伯,晚年自称“盘洲老人”,鄱阳(今江西波阳)人,金石学家。与弟遵、迈,并称“三洪”,工文词。孝宗时,任司农少卿,累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枢密使。好

  • 仇池笔记

    二卷。北宋苏轼撰。苏轼生平事迹详见《东坡易传》。此书亦为读书笔记及所见所闻之记录,是《东坡志林》姊妹篇,体裁、宗旨皆相同。《四库全书总目》疑其书为“好事者集其杂帖为之,未必出轼之手著。如下卷杜甫诗一条

  • 中庸指归

    一卷。中庸分章一卷。大学发微一卷。大学本旨一卷。宋黎立武撰。立武字以常,新喻(今江西新喻)人。咸淳进士,官至军器少监、国子司业。宋亡,不仕,闲居三十年而终。立武《中庸》之学受于郭忠孝,郭忠孝曾游于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