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史集

史集

又译《集史》。伊利汗国拉施特奉旨主编的世界通史巨著。拉施特(Rashidal-Din,1247-1317)出身于波斯哈马丹的一个医生世家,曾任伊利汗国合赞汗宰相。此书撰于伊斯兰历700年(1300-1301),完成于伊斯兰历710年(1310-1311)。共分三部分,第一部蒙古史,第二部世界史,第三部世界地志。但流传下来的,只有第一、二部及附编《阿拉伯、犹太、蒙古、拂朗、中华五民族世系谱》。第一部蒙古史分三卷:第一卷上册为突厥蒙古部族志,第一卷下册为成吉思汗祖先及成吉思汗纪;第二卷记载太宗窝阔台至成宗铁穆耳诸帝纪及术赤、察合台、拖雷诸传;第三卷为伊利汗国史,记述旭烈兀至合赞诸汗事迹。第二部世界史分四卷,记载了古代波斯诸朝史,以及先知穆罕默德、诸哈里发的事迹,十至十三世纪伊斯兰诸王朝史及突厥、犹太、拂朗、印度诸民族史。其中蒙古史部分,参考了当时各种波斯文和阿拉伯文著作,并且利用了伊利汗国宫廷秘藏的档案《金册》和熟知史事的蒙古、印度、畏兀儿等族学者的口述资料,因此具有很高的价值。《史集》成书较《世界征服者史》晚,内容较《世界征服者史》更为广泛,尤其是十三世纪以前蒙古地区各游牧部落的记载,多可补《元朝秘史》和《元史》之不足,极为学者所重视。《史集》的波斯文抄本流传至今的有五十多种抄本,其中最早、最好的为伊斯坦布尔1317抄本。十九世纪以来,许多国家学者陆续整理翻译出版了波斯文本。1836年,法国出版了卡特麦尔的《史集·旭烈兀传》波斯文校注本和法文译本。1858-1888年,俄国出版了贝勒津的《史集》蒙古史部分第一卷波斯文校注和俄译本。英国学者波义耳将《史集》蒙古史部分的第二卷译成英文,并利用前人研究成果,在名词的译写与注释方面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1971年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出版,题为《成吉思汗及其继承者》(the Successors of Genghis Khan)。1946-1960年,原苏联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分卷出版了《史集》蒙古史部分的波斯文校勘本和俄译本,我国学者余大钧、周建奇据以译为汉文,已由商务印书馆陆续出版。

猜你喜欢

  • 西医眼科撮要

    一卷。不著撰人。约为嘉约翰口述之书。卷首有图说,其次为正文,包括审症等五十三条。内容包括眼科内外各症。为论述西医眼科之学说的最早译本。有博济医局本。

  • 山带阁集

    三十三卷。明朱日藩(约1551年前后在世)撰。朱日藩,字子价,号射陂,宝应(江苏扬州北)人。生卒年不详。云南布政司参政应登之子。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官至九江府知府。此集共三十三卷。其中诗十五

  • 庐山小志

    二十四卷。清蔡瀛撰。蔡瀛,字小霞,江西德化人。《庐山小志》道光四年(1824)刻本,共二十四卷。其谓庐山曰,古名南障山,或曰敷浅原。道经所谓第八洞天,三十六福地也。高七千三百六十丈。周回五百余里。三面

  • 杜诗直解

    六卷。清沈寅、朱昆补辑。沈寅、朱昆,皆清乾隆间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杜工部诗史集》曾“搜裒中外书凡九十九卷,除其重复,定取千四百五篇”,“起太平时,终湖南所作,视居行之次与岁时先后,分十八卷;又别

  • 豫章文集

    十七卷。宋罗从彦(1172-1235)撰。罗从彦,字仲素,南剑沙县(今福建沙县)人。以累举恩授惠州博罗县主簿。素慕杨时,时为萧山县令,从彦徒步去问学于他。后入罗浮山,筑室静坐,绝意仕途。朱熹曾说:“龟

  • 春秋四传刈实

    十二卷。清徐锡禧撰。锡禧,奉新(今江西奉新)人。该书对《左传》、《公羊传》、《穀梁传》及胡安国《春秋传》加以综合,进行折衷,删除繁文,力求简明。有乾隆十二年(1747)刻本。

  • 五藩实录

    不分卷,八册。清南沙三余氏撰。又名《明末五小史》。记南明王朝福王由崧、鲁王以海,唐王聿键、聿、桂王由榔诸藩事,多载书诏批答。其书虽芜秽庞杂,全无体裁,然间有他书所不载者,于唐藩事尤为详尽,郑成功背父报

  • 越缦堂文集

    十二卷。清李慈铭(1830-1894)撰,王重民(1903-1995)辑。王重民原名鉴,字有三。直隶(今河北)高阳人。192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后历任北京图书馆馆长等职。著有《国学论文索引》、《中

  • 说文假借例举

    一卷。清侯康(生卒年不详)撰。侯康原名廷楷,字君模,广东番禺人。道光举人,著作尚有《后汉书补注续》、《三国志补注》、《春秋古经说》、《穀梁疏证》等。是编专论六书之假借,谓假借制字之时已有,非用字之时始

  • 伊阙造像题字目录

    一卷。清代方履钱(生卒年不详)辑。履钱,字彦闻,大兴人。清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举人,官至福建闽县知县。彦闻博学嗜古,天文地理、金石钱币、六书九章及梵策之典皆颇爱好。为官兼学,闲暇勤于笔耕,著述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