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同文铎

同文铎

三十卷。明吕维祺撰。《音韵日月灯》之二。吕氏生平见“音韵日月灯”。是书以一百六韵为纲,而以三十六母四等为纬。每字之下诠释其义,字上注明字纽及开合等呼。举一百六部之字以三十六母易其先后,大致本之于《洪武通韵》,而删补订正其注文。案《洪武通韵》,即孙吾与之《韵会》,明太祖既诏撰《洪武正韵》,后复见孙吾与之书称善,诏刊行之,赐名《洪武通韵》。卷首附《图说》一卷,曰三十六母分清浊七音五行之图、曰三十六母分四等管辖之图、曰四等说、曰清浊说、曰开合说。吕氏对于等韵之学颇有研究,阐释等韵学理殊简明切当。他把一、二、三、四等也称为开、发、收、闭。《图说》云:“一母中又有开发收闭之异,故分为上下四等,所谓见一、见二、见三、见四之类是也。一韵中又有翕辟之异,故又分为开口呼、合口呼。”四等称开发收闭是仿效邵雍的《皇极经世书》。韵有翕辟之分,所以翕辟各四等,与传统韵图的开合各四等相一致。吕氏作图、分韵观念受到旧韵图的深刻影响。《音辨》一篇以动静调四声,颇便于初学。吕氏长于审音而短于考古,如谓二百六韵为“古韵”,平水韵为沈约所并等皆为通人所讥。吕氏名其书“同文”,取天下书同文之意。《音韵日月灯》有明崇祯六年(1633年)刊本。

猜你喜欢

  • 古经算学三解

    十六卷。清王思绶(生卒年不详)撰辑。王思绶字印侯,通州(今北京通县)人。中国古代经书中记载天象甚多,如《周礼·月令记》中记述中星(即北斗星座)变化;《春秋》中有关于节气分界点的讨论。不过由于这些古经书

  • 荡平发逆图说

    见《平定粤匪纪略》。

  • 见闻纪训

    一卷。明陈良谟(1482-1572)撰。陈良谟,字中夫(一作忠夫),号栋塘,安吉人。官至贵州布政司参政。陈良谟性恬淡寡欲,诗文温醇典雅。著有《天目山房集》等。《见闻纪训》是一部杂记见闻的笔记小说。这部

  • ■阁集

    一卷。旧本题宋辛弃疾(1140-1207)编。辛弃疾初字坦夫,后改字幼安,别号稼轩居士。齐州历城(山今济南)人。本编集六朝及唐人诗句为五、七言近体,平声上、下三十韵,韵为一首。前有辛弃疾自序。其实唐韵

  • 玺召录

    一卷。明李日华(1565-1628)撰。日华事迹见《梅墟先生别录》条。该书主要记载作者于天启五年(1625)被召为尚宝司司丞时赴京途中的所见所闻所历。按日记载,始于二月二十四日,终于四月十五日,体例仿

  • 鸿猷录

    十六卷。明高岱撰。高岱,湖广京山(今湖北京山县)人,嘉靖时西曹吏。他认为,一个人既身通仕籍,就应知时政。但当时历代实录秘不可得见,于是广泛搜集先代臣僚的记述、传志、书疏案牍等,并加以考订,撰写成《鸿猷

  • 蜀水考

    四卷。陈登龙撰。陈登龙,字寿明,号秋坪,其先金陵人也,明季始迁闽中。登龙七岁而孤,母黄氏食贫,以剪采为生。登龙勤苦力学,博涉典籍,为文宏富,尤长于诗古文辞,旁及琴棋书画。年二十六,补县诸生。乾隆三十九

  • 仁斋直指方

    见《仁斋直指》。

  • 诗林广记

    二十卷。宋蔡正孙(约1279年前后在世)撰。蔡正孙,字粹然,自号蒙斋野逸。生卒与里籍不详。是书前有自序,可知此书为己丑年作。确切时间当为元太祖至元二十六年,时宋亡已十年。是书有前后集之分,各十卷。前集

  • 强恕堂诗集

    八卷。清高之騱(约1681年前后在世)撰。高之騱,字仲治,山东淄川人,生卒年均不详。为侍郎高珩之子。擅长于诗,诗学唐末香奁体和北宋西昆体,词藻华艳,姿致有余。敖陶孙认为秦观词“如时女步春,终伤婉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