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周易传义合订

周易传义合订

十二卷。清朱轼(1665-1736)撰。朱轼字若瞻,号可亭。江西高安人。康熙三十三年(1644)进士。官至大学士,谥号文端。此书因程颐《易传》、朱熹《易本义》互有异同,故互相参照编为一本,不再两说均可,以致互有异同,各有歧义。只是两义各有发明,能够并行不悖的,仍然全部收录,并附有诸儒之论。诸儒之论确实有胜过程传朱子本义者,便舍去程、朱之说,而从诸儒之论,朱轼自己的见解也附于其后。其凡例说,遗象言理,从王弼开始,然易者象也,有象才有理,理从象生。孔子《彖》、《象》二传,何尝不是言象,雷风山泽以及乾马坤牛震龙巽鸡等等,均为象。就是卦之刚柔上下应比承乘亦没有不是象的。丢掉象去言理,不知理在何处。《易》道取类大,精粗巨细,无所不有,即便纳甲飞伏等等术数之学,不能说非《易》之一端,更何况中爻互卦倒巽倒兑厚离厚坎之象,均是卦体显而易明者。又称卦有对易反易。反易之义,先儒言之详备,来知德把它称为卦综是错误的。又说程颐不取卦变,说所有的卦都来自乾坤,然合之《彖传》,究竟未能完全一致。今皆遵从朱子的一阴一阳出自《姤》、《复》之说。又说宋、元以来易图不少于数千种,但与四圣人的精义,全都无关,今一概不予收录。只条分缕析朱子各图之义,但仍不载诸图等等。全书宗旨,均于此可见。此书朱轼在世时未能刊行。乾隆丁巳,两广总督鄂弥达校付刊刻。乾隆为其作序,称此书简明精当,博广而无枝蔓,钩深探赜而不穿凿附会。有鄂氏刻本、乾隆刻本,《高安全书》本,收入《四库全书》。

猜你喜欢

  • 周易集传

    八卷。元龙仁夫撰。龙仁夫字观复,号麟洲,生平未详。董真卿曰:“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官湖广儒学提举”。《吉安府志》曰永新(今江西永新)人。《元史·儒学传》附载于刘诜传中,称荐为江浙儒学副提举,不就。此

  • 刘宾客文集

    三十卷。《外集》十卷。唐刘禹锡(公元772-842)撰。刘禹锡,字梦得,洛阳(今属河南省)人。贞元九年(793)进士,后又登博学宏词科制举。贞元十一年(795),登吏部取进士科,授太子校书。诗人、散文

  • 孝经集解

    ① 一卷。清蒋永修(生卒年不详)撰。永修字慎斋,号纪友,宜兴(今属江苏)人。顺治四年(1647)进士,官至平越府知府,湖广提学副使。著有《慎斋遇集》。该书依照《孝经》之文诠释,以训童蒙。本与《小学》合

  • 句漏集

    四卷。明顾起纶(约1566年前后在世)撰。顾起纶,字更生,号元名,江苏无锡人。生卒年不详。官广西郁林州州判。是集为起纶在郁林时所作。前二卷皆游览诗。三四卷名感知篇,凡其所相知者,均为其赋一诗,并附以小

  • 广雅堂论金石札

    五卷。清张之洞(详见《书目答问》条)撰。著有《张文襄公全集》。此书收入张文襄全集本中。同治末年潘祖荫服官京朝时,张之洞方入翰苑。潘氏好收集殷周古器,张每得必商略其事。故潘氏所得古器,之洞皆有所考订。其

  • 白羊山房诗钞

    六卷。清单可惠(生卒年不详)撰。单可惠号芥舟,别号白洋山人,(约为清代乾隆、道光间人)。高密(今河北高密)人,以诸生屡试不第,生活穷困,居屋不蔽风雨。壮年后即放弃举业,致力于诗古文词,孜孜不倦,三、四

  • 律吕精义

    十卷。明朱载堉撰。载堉字伯勤,号句曲山人,受其父厚焥影响而爱好乐学,曾发明十二等律。生平著述颇丰,此书系其重要著述之一。全书分内、外篇:内篇主声述者为本,外篇主辩论者为末,非为宋以来律家所常谈的内容。

  • 双楼诗钞

    二卷。清夏振采(1748-1809)撰。夏振采,字受白,号双楼,高邮(今江苏高邮县)人。生平不详。其临终时焚其手稿有半,以其半嘱其婿宝晋收藏,残存遗诗四卷,是集收古今体诗二百零六首,其旨趣在唐宋之间,

  • 篁墩先生文粹

    二十五卷。明程敏政(1445-1499)撰。程敏政,字克勤,安徽休宁人。十岁以神童荐,英宗召试,即日赋圣节及瑞雪诗,并经义各一篇,援笔立就,文采粲然,诏读书于翰林院。成化二年(1466)进士,授编修,

  • 六书转注说

    ① 二卷。清夏炘(1789-1871)撰。夏炘字心伯,号嬛甫,安徽当涂人。道光时举人,官至颍州府教授。治学兼采汉宋,博考深研,著作尚有《檀弓辨诬》、《学礼管释》、《诗章句考》等。是书专论六书中没有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