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质
八卷清邓蘖撰。邓蘖字伯兼,号果庵。桂东人。作者在此书“略例附识”中说:“易备隐显之义。不知其隐,则显者亦常不能尽通。于百姓日用,犹嫌不足,况君子之道乎?全书纲领,具于斯矣。”故此书大旨以切于人事为主,一般随文诠释,能够融会群言,撷取精要。中间穿插自己的见解。书中前三卷解上下经,四五卷解系辞传,六七八卷解说卦序卦杂卦。如他认为图书为道家所宗,非易之本义,故于注中剔抉不用,可见其所取之审慎。有1925年铅印本。
八卷清邓蘖撰。邓蘖字伯兼,号果庵。桂东人。作者在此书“略例附识”中说:“易备隐显之义。不知其隐,则显者亦常不能尽通。于百姓日用,犹嫌不足,况君子之道乎?全书纲领,具于斯矣。”故此书大旨以切于人事为主,一般随文诠释,能够融会群言,撷取精要。中间穿插自己的见解。书中前三卷解上下经,四五卷解系辞传,六七八卷解说卦序卦杂卦。如他认为图书为道家所宗,非易之本义,故于注中剔抉不用,可见其所取之审慎。有1925年铅印本。
八种,六十九卷。湖南丛书处编。丛书无总目,又无编者名氏,据丛书所收各书序跋为彭公望,刘腴深、刘宗向、孙文昱等人所作,估计以上诸人即为丛书编者。丛书所收八种均为湖南乡贤著述,计唐人两种:刘蜕《唐刘蜕集》
二卷。清王益斋撰。益斋字以谦,岁贡生,嘉庆十六年(1811)赐举人。此书又名《郑莆田淫奔诗辨》。莆田乃宋代学者郑樵的字。樵曾作《诗传》、《诗辨妄》,驳诘毛、郑,攻击《诗序》。益斋此书上卷就《邶风》、《
①晋陆氏撰。此书仅见清文廷式《补晋书艺文志》子部小说家著录,不言卷数,亦不知何时亡佚。鲁迅《古小说钩沉》据《三国志·钟繇传》裴松之注和《太平御览》辑其遗文一条,是一个人鬼恋爱的故事。文中有云“清河太守
八卷。明粟可仕修,檀芳邃、王命新纂。粟可仕,任丘县人,举人出身,万历三十六年(1608)任汶上县知县。檀芳邃,邑人,进士出身,历任户部主事。王命新,邑人,历任南京尚宝寺卿。万历三十六年,粟可仕宰汶上县
二卷。《先德传》一卷。清孙世均(生卒年均不详。)撰。孙世均字淅之,号平甫,归安(今浙江吴兴)人。生卒年不详。不喜举业,一意古文,倾心桐城姚氏。著有《谁与庵文钞》。此集为文集。共二卷。内容有序、跋、题、
一卷。唐郑氏(生卒年不详)撰。郑氏为朝散郎侯莫陈邈(侯莫陈三字为复姓)之妻。前载进书表,称侄女策为永王妃,因作此以戒。《唐书·艺文志》不载,《宋史·艺文志》始载之,《宣和画谱》载,孟昶时有石恪画《女孝
①八卷。清张学都纂修。张学都字慢亭,顺天府宛平(今北京市丰台区)人。贡生,康熙五十五年(1716)任太平知县。按太平县志创修于明初,嘉靖四十五年(1566)知县罗潮,取旧志增订为十卷,万历十一年(14
四种,二十二卷。清郑乾清辑。郑乾清字雪屋,江苏宝应人,生卒年及生平不详。是编共四种,第一种《白田郑氏遗集》四卷卷首一卷,辑录其家先世善诗文者三十余人,凡诗文书翰均行辑入;首列小传,次载诗文。第二种《白
三十卷首一卷,清王瑞庆、盛朝辅修,徐晓泉、李鉴平纂。盛朝辅,曾任南都县知县。徐晓泉,孝廉。李鉴平,孝廉。《南部县志》道光二十九年(1849)刻本。共三十卷首一卷,分为:卷一,天文。卷二,舆地。卷三至卷
见《世要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