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周易辑闻

周易辑闻

六卷。附《易雅》一卷。《筮宗》一卷。宋赵汝梅撰。汝梅字号、生卒年皆无考。《四库提要》谓其为商王元份之七世孙,资政殿大学士善湘之子。《经义考》引袁桷语也云,汝梅,善湘子,为宰相婿。卑退自修,精易象,有《易叙丛书》(即上三书)可传。官至户部侍郎,晚岁以理财进用失士誉。汝梅《自序》谓是编之作,缘于其父《补过》一书,逾二十载,因辑所闻于篇,“庶不忘先君子之孝,且以观吾过云。”考《宋史·赵善湘传》,善湘说《易》之书有《约说》八卷、《或问》四卷、《指要》四卷、《续问》八卷、《补过》六卷。知汝梅之学实出其父。其据《汉书·儒林传》称费直“徒以彖象系辞十篇文言解说上下经”语,疑说卦、序卦、杂卦皆为汉儒窜入。又以系辞多称“子曰”,定为门人所记,非孔子之书。因此舍传,惟注经文。用王弼本,以彖传散附彖辞、小象散附爻辞。其以大象移于卦画之后、彖辞之前,以文言散附乾坤彖传及小象后,则出汝梅自创。王弼本虽移传附经,尚有“彖曰”、“象曰”、“文言曰”字样,以存识别。汝梅则并而去之、割裂颠倒,以致“经传混淆,茫然莫辨”,其法甚不可取。又每卦之中,皆以卦变立论,未免偏主一隅。尽管有此不足,《四库提要》对其评价仍不低,“其说推阐详明、于比应乘承之理、盈虚消长之机,皆有所发挥,不同穿凿。于宋人说《易》之中,犹为明白笃实。”《易雅》一卷,仿《尔雅》作。《自序》云:“《尔雅》训诂之书也,目张而汇聚读之,事义物理秩然。此则统释易之事义物理,俾便人之学《易》”。共十八篇,篇名为《通释》、《书释》、《学释》、《情释》、《位释》、《象释》、《辞释》、《变释》、《占释》、《卦变释》、《爻变释》、《得失释》、《八卦释》、《六爻释》、《阴阳释》、《太极名义释》、《象数体用图解》、《图书释》。包罗甚广、精义迭出,《四库提要》赞其“善于解纷”。《筮宗》一卷,《经义考》作三卷,盖原本题《释本第一》、《述巫第二》、《先传考》第三。朱氏以一篇为一卷,故有是误,四库馆臣有考。汝梅《自序》谓此书名《筮宗》,宗者,聚也。也即“筮之学聚此编”之意。书中论太极未判,则为阴为阳不可测,判则阴阳著矣。蓍未分,则为九六为七八未可辨;分则九六七八定矣。人心未动,则为吉为凶未可必;动则吉凶断矣云云。《四库提要》谓其推大衍之数甚明,辨诸家旧说甚有条理。《周易辑闻》六卷,今存最早刊本为明朱睦聚乐堂刻本,四川省图书馆藏,又北京图书馆有残本(存三卷,二至三卷、六卷)。北京图书馆藏清康熙纳兰成德刻《通志堂经解》本四册,此即四库著录之底本。又《摛藻堂四库全书荟要》收《周易辑闻》六卷,而不及《易雅》、《筮宗》二书。

猜你喜欢

  • 大衍一说

    一卷。清茹敦和撰。此书与《大衍守传》一样,取圣人作易及天数五、地数五、参伍以变大衍之数,节而释之。作者以大衍为揲蓍求卦之法。易无数,而蓍有数,蓍之数即天地之数,五十五数之图本郑康成,四十五数之图即由此

  • 江湖后集

    二十四卷。宋陈起(详见《江湖小集》)编。以刻《江湖集》得名。然书刻非一时,版非一律,故世所传者面目不一。收入《四库》时,以《永乐大典》本为准,参校各家本增删编次而成。原书次第混乱,体例舛错,有其人已见

  • 安庆府志

    十八卷。清姚琅等修,陈焯等纂。姚琅,号书岑,浙江石门人。清顺治九年(1652)拔贡,官至礼部祠祭司主事员外郎、兵部职方郎中,康熙九年(1670)升任安庆知府,十三年去官。陈焯,字默公,号越楼,安徽桐城

  • 禽虫述

    一卷。明袁达撰。袁达,字德修,号佩兰子,闽县(今福建福州市)人,生卒年不详。武宗正德癸酉(1513)年间举人,曾任贵溪知县,擅长绘画兰竹,著有《禽虫述》一书。是书旧本题“闽中袁达德撰”,明徐渤《笔精》

  • 两浙古刊本考

    二卷。清王国维撰。王氏本籍浙江,1919-1920年间应嘉兴沈增植主持之浙江通志局之邀请,依据搜辑诸家藏书目录增补所见所闻汇成此编。以刊行者为别,著录宋元时代两浙官私刻本,每书都撰解说考证。有《王忠悫

  • 书史

    一卷。宋米芾撰。米芾生平详见《画史》。《书史》辑录前人书法真迹,皆以作者米氏之“平生目历”为据,始于西晋,迄于五代,凡此间书法名迹及印章跋尾,纸绢褙裱等,俱详记细载。辨叙其流传之渊源,考证其真伪,是后

  • 盘山志

    十四卷。清释智朴撰。智朴,号拙庵,江苏徐州人。少曾过江参百愚斯大师于青浦之青龙隆福寺,受记别。实洞宗第三十世。爱盘山丘涧,因居其地,筑青沟禅院,并撰此书。《盘山志》清刻本,为十卷,补遗四卷。兹篇谓盘山

  • 恕谷后集

    十卷。《续刻》三卷。清李塨(1659-1733)撰。清初思想家,直隶蠡县(今河北省蠡县)人。康熙二十九年(1690)举人,官至通州学正。李塨博学工文辞,师博野、颜元,又从毛奇龄论乐律。本集是其所作的古

  • 空山易解

    四卷。清牛运震撰。牛运震字阶平,号真谷,滋阳人。雍正十一年(1733)进士,官任平番县知县。其学博涉群书,对于金石考据的功夫最深。对经义也颇有研究。该编努力将汉、晋、唐、宋易学通而为一。但大旨主理不主

  • 经史百家杂钞

    二十六卷。清曾国藩(1811-1872)编。曾国藩,原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道光进士,曾任礼部右侍郎等职。咸丰、同治间先后镇压太平军和捻军起义,系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其一生标榜程朱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