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唐大诏令集

唐大诏令集

一百三十卷。宋敏求编。宋敏求(1019-1079),字次道,赵州平棘(今河北赵县)人,北宋著名历史学家。父绶,官至知枢密院事,迁兵部尚书、参知政事,藏书万卷,亲加校勘。敏求,赐进士及第,被荐为《新唐书》编修官,献上所补唐武宗以下六帝《实录》一百四十八卷,升任馆阁校勘。历官同知太常礼院、知制诰、判太常寺、右谏议大夫、史馆修撰、集贤院学士,加龙图阁直学士,预修本朝《仁宗实录》及《两朝正史》。藏书达三万卷,“皆略诵习,熟于朝廷典故”。另有《长安志》二十卷、《春明退朝录》三卷传世。宋绶“机务之隙,因裒唐之德音号令,非常所出者汇之”,纂为《唐大诏令集》一百三十卷,凡十三类,又目录三卷,约成于仁宗景琇(1034-1038)中。《新唐书》告成之后,宋敏求以闲暇整理其父遗稿,编定《唐大诏令集》,于神宗熙宁三年(1070)九月写下序文。现存各种版本的《唐大诏令集》均非完帙,共缺二十三卷,即卷一四至二四、卷八七至九八,实存一零七卷。其编次是:卷一至卷一三,帝王,分十一目,收文一百三十篇。卷二五,妃嫔,收文十七篇。卷二六,追谥,收文四篇;册谥文,收文五篇;哀册文,收文七篇。卷二七至卷三二,皇太子,分十七目,收文一百零三篇。卷三三至卷四零,诸王,分二十三目,收文一百九十二篇。卷四一至卷四二,公主,分十目,收文六十篇。卷四三,郡县主,收文十六篇。卷四四至卷六五,大臣,分二十五子目,收文三百九十八篇。卷六六至卷八〇,典礼,分三十目,收文一百八十八篇。卷八一至卷一二七(缺卷八七至卷九八),政事,分三十八目,收文五百一十四篇。卷一二八至卷一三〇,蕃夷,分十目,收文五十二篇。书中所收诏令共计一千六百八十六篇,与今存的各有关史册、典籍相对照,不仅可以补充、订正其缺漏、讹误,还较为系统地提供了直接关涉有唐一代政治、经济、律法、选举、职官、婚姻制度以及对外关系等方面的第一手官方文献。《旧唐书》所载诏令最多,大半在该书中可见,但也有遗漏未收者。以该书与两《唐书》相较,亦可见诸多歧异,钱大昕《诸史拾遗》有详述。书中所收诏令,一般为全文,但也有节录之处,如卷七〇《长庆元年正月南郊改元赦》、卷七一《会昌五年正月三日南郊赦》,都较《文苑英华》所载简略,有省文。该书流传不广,宋元明清皆无刻本,直至民国初张钧衡才据明抄本镂板行世,收《适园丛书》。北京图书馆藏有几部抄本,如顾广圻校旧抄本(铁琴铜剑楼原藏),翁同和校本,又有四库文津阁本,缺卷均同。1959年,商务印书馆以顾广圻校旧抄本为底本,用《适园丛书》本校勘,并加断句,排印出版。1992年,学林出版社又出版了以明抄本为底本,对照文津阁“四库全书”本的校点本,但未出校记,也未搜补遗缺。

猜你喜欢

  • 六书会原

    十卷。清潘肇丰(生卒年不详)撰。肇丰字古堂,浙江余姚人。此书正文八卷,《补遗》、《互讹》各一卷。据其《凡例》所述,以为文字始于一丨丿。由此或弯或曲而为若干字,又由此或重叠错并而为若干字。从此凑合变化,

  • 苏子

    一卷。原题晋苏彦(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苏彦,一说魏人。苏彦曾官至北中郎参军。撰有《苏子》七卷,见载于《隋书·经籍志》,题苏彦撰,题下注称“亡”。《庚氏子抄》载此书八卷,《意林》记其书六卷,颇有

  • 春秋公羊礼疏

    十一卷。清凌曙(详见《仪礼礼服通释》)撰。凌曙精通《礼》学。最初他治郑氏(玄)之学,对典礼非常熟悉。后来听刘逢禄论何休《春秋公羊传解诂》,特别爱好。他为阮元校辑《十三经注疏》,尽见魏晋以来各家《春秋》

  • 河图洛书同异考

    一卷。清冉觐祖撰。觐祖字永光,号蟫庵,中牟(今河南鹤壁市西)人,康熙年间进士,官至翰林院检讨。冉氏之学以朱子为宗,其对河图洛书的论述,均本于《易启蒙》。作者认为河图主互,洛书主对,河图下右之一与九,四

  • 六书转注录

    十卷。清洪亮吉(1746-1809)撰。亮吉初名礼,又名连,字君直,又字稚存,号北江,江苏阳湖(今武进)人。乾隆进士,授翰林院编修。通经史,精小学,著作甚丰,举其要者有《春秋左传诂》、《公羊·穀梁古义

  • 墨客挥犀

    十卷。旧题宋彭乘撰,实则后人伪托。据余嘉锡《四库提要辨证》考:“此书是两宋间人采辑诸书而成,故宋时传本,不题撰人姓名,知非彭乘所撰,则无自疑为赝作矣。所采诸书,以魏泰《东轩笔录》、沈括《梦溪笔谈》、惠

  • 娄县志

    三十卷,首二卷。清谢庭薰修,陆锡熊纂。谢庭薰,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知事娄县。陆锡熊,娄县人,官侍郎。卷首上卷为巡典,下卷为宸翰;卷一志沿革;卷二志建置;卷三志疆域;卷四、五志山川上下;卷六、七志

  • 五代会要

    三十卷。五代王溥(详见《唐会要》)撰。王溥乃五代后汉进士出身,做过秘书郎,后周时做到中书侍郎、平章事、右仆射,故详于五代见闻。在本书中,他根据五代时期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50年诸朝实录及旧事传

  • 读史胜言

    二卷,清秦笃辉撰。秦笃辉,汉川(今湖北汉川县)人。《读史胜言》一书持论平实,对君臣关系、朝廷内君子与小人关系,以及国家与百姓关系,论述直截了当,尤其是其主张君主要维护百姓利益之论,更体现了他进步的历史

  • 薛虞易音注

    无卷数。辑佚书,薛虞撰,清黄奭辑,载于《汉学堂经籍》中。薛虞生卒事迹,马国翰定为汉魏间儒生,不足信。此书不见于《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马氏曾据《经典释文》、《周易正义》二书所引辑为一卷,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