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墨薮

墨薮

二卷。附《法帖释文刊误》一卷。旧本题唐韦续(生卒年及里贯不详)撰。《墨薮》辑录前人论书之语,共二十一篇。所列篇目皆不列撰录者姓名,有的还加以删削,令后人难以深察。《墨薮》分上、下两卷。上卷共录十篇:“五十六种书”第一,“九品书”第二,“书品优劣”第三,“续书品”第四,“梁武帝书评”第五,“书论”第六,“论篆”第七,“用笔法并口诀”第八,“用笔阵图法”第九,“笔阵图十二章”第十;下卷辑录十一篇:“张长史十二意笔法”第十一,“王逸少笔势传”第十二,“虞世南笔髓论”第十三,“王逸少笔势图”第十四,“笔意”第十五,“晋卫恒等书势”第十六,“劝学”第十七,“贞观论”第十八,“书诀”第十九,“徐氏书记”第二十,“唐朝书法”第二十一。其中上卷第一篇之“五十六种书”中,韦续详细辑录了始自太昊“文字生”之后的五十六种书体:龙书(太昊庖牺氏作)、八穗书(炎帝神农氏作)、篆书(黄帝史苍颉作)、云书(黄帝时因卿云作)、鸾凤书(少昊金天氏作)、科斗书(有云颛项高阳氏作)、仙人形书(帝喾高辛氏作)、龟书(帝尧陶唐氏作)、钟鼎书(夏后氏作)、倒韭书(殷汤时仙人务光作)、虎书(周文王史史佚作)、鸟书(周文王时作)、鱼书(周时作)、填书(周之媒氏作)、大篆书(周宣王时史籀作)、复篆书(史籀作)、殳书、小篆(周时作)、仙人篆(李斯据之改为篆形)、麒麟书、转宿书(象莲花未开之形)、虫书(鲁秋胡妻浣蚕作)、传信鸟迹(六国时作)、细篆(李斯作)、小篆(李斯作)、刻符书、古隶书(秦程邈作)、徒隶书(程邈作,即今正书)、署书(汉萧何作)、蒿书(晋卫瑾、索靖善之,即行草)、气候书(汉文帝时司马长卿作)、芝英书、灵芝书、金错书、尚方大篆、鹤头书、偃波书、蚊脚书、垂露篆(汉章帝时曹喜作)、悬针篆(曹喜作)、章草书、飞白书、一笔书(张芝作)、八分书(王次仲作)、五蛇书、行书、散录(卫恒作)、龙爪书(晋王右军作)、蒿及行隶书、八体书、草书、虎爪书、鬼书、外国胡书、天竺书、花书。每一种书体皆或述其作者,或述其成因,扼要简明。第二篇“九品书”中,以古已有之的上、中、下三品中各分上、中、下三等凡九等录能书之人及能书之体;第三篇之“书品优劣”则以生动、形象、简炼之语评书家特色,凡四十人;第四篇“续书品”以三品九等共录八十人;第十篇录王右军之“笔阵图十二章”,指创意章、启心章、视形章、点说章、处戈章、健壮章、教悟章、观形章、开要章、节度章、察论章、譬成章。关于《墨薮》具体篇章数目,历来说法不一:《文献通考》载之十卷,《郑氏书目》只五卷,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曰十八篇,又二十一篇。对于其作者则俱未标明。其后又附宋参知政事陈与义所撰《法帖音释刊误》一卷。此乃明代程荣校刊时所附。《墨薮》全书编辑杂乱,缺乏章法,旧文漫无条理,然所录之文,亦不乏精深见解,故多为后代论书法者所本。是书有《唐宋丛书》本、明程荣刊本、《格致丛书》本、《八千卷楼》有钞本、《十万卷楼丛书》本一卷及《丛书集成汇编》本、《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答策秘诀

    一卷。旧本首题建安刘锦文叔简辑。末有跋语,题“至正己丑建安日新堂志”。跋中又称“不知作于何人,相传以为贡士曾坚子白之作”云云。据此,则似又非刘锦文所辑。该书为纲十二:有《治道》、《圣学》、《制度》、《

  • 玩易篇

    一卷。清俞樾撰。作者认为河洛之学久失其传,后人多争讼不已,各立门户。于是作此书以阐发观象玩辞、观变玩占之大义。书分五篇。第一为始画八卦篇。认为伏羲画卦不始于乾坤,而是以艮、巽为始,次为震、坎、离、兑,

  • 初寮集

    八卷。宋王安中(1075-1134)撰。王安中字履道,中山曲阳(今河北定县)人。进士出身,累擢尚书左丞,出知燕山府,除大名尹,兼北京留守司公事。靖康初安置象州,绍兴初复左中大夫。少时曾师苏轼于定武,未

  • 群书纂类

    十二卷。明袁均哲(生卒年不详)撰。袁均哲字庶明,建昌(今属四川省)人。正统中官郴州知州。此书为临江张九韶《群书备数》补其缺遗,加以注释。共十三门,一百二十三事,一千四百三十四条。

  • 翻译御制朋党论

    清世宗宪皇帝御撰。书成于雍正二年(1725年)六月初一,刊为专本颁行。卷末有当时臣下跋语,不著名氏。据国朝(清)宫史书籍门著录有《御制朋党论》一部,注言称“世宗宪皇帝(雍正)御制论一篇,以大公至正为归

  • 说文校议议

    三十卷。清严章福(生卒年不详)撰。章福号秋樵,归安(今浙江吴兴县)人。严可均从弟,嗜《说文》学,著作尚有《说文续议》、《五音类聚》、《经典通用考》等。章福自序云:《说文校议》“其所举正,能拨云见日,许

  • 尚书源流考

    一卷。刘师培(1884-1920年)撰。刘师培字申叔,号左庵,后曾改名光汉,江苏仪征人。刘师培为近代经学家,曾在北京大学任教。主要著作有《毛诗札记》、《周礼古注集疏》、《春秋左氏传古例诠微》等,近人辑

  • 晋政辑要

    四十卷。清刚毅(1837——1900)等撰。刚毅,字子良,满洲镶蓝旗人。笔帖式出身,历任巡抚、尚书、军机大臣。光绪二十六年(1900),与荣禄等议立溥为大阿哥(皇储),企图废黜光绪皇帝。八国联军攻陷北

  • 玉溪生诗意

    八卷。又名《李义山诗笺注》。清屈复(1668-1744)撰。屈复,字见心,号悔翁,晚号金粟道人。寓京师,以诗学教授弟子。乾隆时,荐举博学鸿词科,不就。工诗,为郑方坤、王昶所称许。著有《楚辞新注》、《弱

  • 重刊说文解字

    十二卷。明陈大科(?-1625)校刊。大科字思进,号如冈,江南通州(今江苏南通市)人。隆庆辛未(1571年)进士,累官右都御史,兼兵部侍郎,后出总督两广,卒赠兵部尚书。此编首列其序,次列许慎自序、许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