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大乐元音

大乐元音

七卷。清潘士权(生卒年不详)撰。士权号龙庵,黔阳(今属湖南)人,官任太常寺博士。该书成于乾隆乙丑(1745)年。前五卷依琴定乐,依据《管子》以下徵之数一百八、下羽之数九十六立旨。按弦审音,以首弦为下徵,二弦为下羽,三弦为宫,四五六七为商角徵羽,并附有《仪礼》乐谱十二篇。其由琴声推诸乐,与江永《律吕新论》所见略同,但不及江永之书精密。第六卷附以琴谱曲谱,第七卷附以历学音调,类例颇详。只是对合、四、乙、上、尺、工、凡唐人新法不予取用,而又自以凡字代变宫,乙字代变徵,则其矛盾在所难免。是书于《四库全书》存目。

猜你喜欢

  • 论语孙氏集解

    一卷。晋孙绰(314-371)撰。清马国翰辑为一卷。绰字兴公,太原中都(今山西榆次)人。晋文学家。官至廷尉卿。《隋书·经籍志》载《集解论语》十卷,并新旧唐志同为绰撰。《经典释文·叙录》作集注,亦为十卷

  • 缀遗斋彝器考释

    三十卷。清方浚益撰。方浚益(?-1899),字子听,又号伯裕,安徽定远人。官金山知县。工古文辞。试有司辄不利。署南汇、奉贤县事。曾随公使黎庶昌出使日本,后入两广总督张之洞幕府,皆深相引重。方氏以研治殷

  • 广顾氏四十家小说

    四十种,四十卷。本书题作明顾元庆编,实为《顾氏文房小说》流行后时人之伪托。丛书汇辑古今小说杂记,所录诸书大都见于《说郛》等书,并以记吴中故事为多,主要有东坡居士《渔樵间语》、祝允明《读书笔记》、张洎《

  • 月令通考

    十六卷。卢翰撰。卢翰字子羽,颍州(今安徽阜阳)人,明嘉靖甲午(1534年)举人,官衮州府推官,著有《易经中说》四十四卷、《签易》(又名《中庵签易》)一卷。该书有自序,称其因见家塾有《事亲》一书,因广而

  • 尚书旧疏考正

    一卷。清刘毓崧撰。刘毓崧字伯山,江苏仪征人,道光二十年举优贡生,从其父刘文淇受经文。刘文淇曾作《左传旧疏考正》,并在自序中说,考正了《左传》旧疏之后,其余诸经《易》、《尚书》、《毛诗》、《礼记》等的旧

  • 诗韵释要

    五卷。清周兆基撰,周睢园校订,朱兰重辑。兆基字莲塘,辑《诗韵释要》一书。周氏门人王睢园为之校订,朱兰重辑刊行。清代设科取士,经义策对而外,并重诗赋,是书盖为制举所编。依《佩文诗韵》而使之简约,每韵之下

  • 开建县志

    十卷,清邵龙云纂修。邵龙云,江南监生,康熙三十年(1691)任县丞。旧志创修于康熙十一年(1672)县令张冲斗,二十八年县令姚从智续编,未及成书。邵龙云署任,踵而成之,以张志为底本,并据姚志所录,采之

  • 禹贡今释

    二卷。清芮曰松撰。芮曰松字次乔,安徽当涂人,生卒年不详,为清代后期学者。康熙年间,内阁学士蒋廷锡作《尚书地理今释》,其所释,为当时之地理。以后的地理沿革又发生了一些变化,如康熙时期,雍、梁二州的山川多

  • 古老子

    二卷。旧题许剑道人(生平事迹均不详)手刊。古人尊崇老子其人及书,常将《老子》一书刻于石上,以传后世,并题当事者字号以便青史垂名。收藏家又常于石上拓印图书以为珍品,此书则似为拓本。据《四库提要》载录,此

  • 虞氏易象汇编

    一卷。清方申撰。考历来讲述虞氏易象者,当首推惠栋和张惠言。惠栋之作凡三百三十则,张惠言计四百五十则,可谓详尽。但方申认为既便如此,二人著作中仍不免有可议之处。如应引而漏引者有也,称谓等字误作为字者有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