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大唐三藏取经诗话

三卷十七节。不知作者姓名。约成书于宋代,也有人认为是唐五代寺院“俗讲”的底本。话本小说,是存世最早演述唐僧取经故事的文学作品,写唐代僧人玄奘与猴行者赴西天取经,历经艰险磨难,功成归返的故事。唐僧取经故事为历史实有,其门徒曾将取经故事写成《大唐西域记》和《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师传》。由于玄奘西行求法故事本身的传奇色彩,加上佛教的宣传,“唐僧西天取经”逐渐演成一个神异故事。至该书,已完全脱离了历史,成为神魔小说。叙事情节曲折,富于幻想,但行文简约,质朴无华。书中取经者有一行七人。猴行者为一白衣秀士,智勇兼备,神通广大,一路降妖除魔,即后来《西游记》等小说中孙悟空的原型。沙僧的原型在该书中是深沙神,但与《西游记》距离还很大。该书已初步奠定了《西游记》的情节基础,对研究《西游记》和取经故事发展演变有重要参考价值。该书体制为“诗话”,即有诗有话。诗多为七言,亦有三言或五言,其性质却颇类似佛经偈赞;话文亦与佛经相近。因此,它即使不是佛经“俗讲”的原来底本,也应与佛经“俗讲”有密切关系。该书的原本国内久佚。日本藏有两种宋代刻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宋刊巾箱本,旧藏日本高山寺,后归太仓喜七郎;大字本《新雕大唐三藏法师取经记》,旧藏日本高山寺,后归德富苏峰成篑堂文库,两本实为一书。1916年罗振玉曾将二种影印出版。1925年商务印书馆排印出版《大唐三藏取经诗话》。1954年古典文学出版社据罗氏影印巾箱本校以大字本排印。1955年文学古籍刊行社据罗氏两种影印本合印。1958年,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排印。

猜你喜欢

  • 绝妙好词校录

    一卷。清郑文焯(1856-1918)撰。郑文焯生平事迹见《清真集校本》。文焯以南宋高词,尽于周密《绝妙好词》一编。惜传写多讹,元刻难见,因详加校订,分别摘录。词有刻本者,则择善而从之。又得《小瓶庐》刻

  • 孝经集注述疏

    一卷。答问 一卷。简朝亮(1851-1933)撰。简朝亮字季纪,号竹居,广东顺德人,经学家。著述有《朱先生讲学论》、《尚书集注述疏》、《论语集注补正述疏》等十余种。此书首有自序,言《孝经答问》系授徒开

  • 叶子诗言志

    十二卷。明叶秉敬(约1615年前后在世,)撰。秉敬字敬君,衢州西安(今浙江衢州)人。生卒不详。万历二十九年进士,官至荆西道布政司参议。秉敬著有《字孪》(已著录)。《韵表》、《书肆说铃》、《明谥考》、《

  • 临文便览

    二卷。清张启泰(生卒年不详)编。启泰字仰山,山东嘉祥人。精鉴赏,工篆刻。是编上卷为《韵辨》,首有聊城杨绍和序,并冠以《敬避字样》、《应抬字样》、《磨勘条例摘要》。下卷为《字学举隅》,前有临桂龙光甸原序

  • 夷白斋诗话

    一卷。明顾元庆(详见《云林遗事》)撰。是编论诗,多隔膜之语。如秦韬玉诗:“地衣镇角香狮子,帘额侵钩绣辟邪”,可谓寒酸穷眼。顾元庆却称其状富贵之象于目前,品题殊误。所录之诗,多猥琐。至议蔡邕《饮马长城窟

  • 算法纂要

    四卷。明程大位(详见《算法统宗》)撰。明万历二十年(1592)《算法统宗》刊行以后,为普及中算诸法及珠算应用,程大位对其删减繁芜,揭其要领,并增加《新增续编九归歌释义》一篇附录,撰成《算法纂要》四卷于

  • 子思子

    一卷。南宋汪晫(详见《曾子》)编辑。此书成于庆元、嘉泰(1195-1204)间。汪晫孙汪梦斗于咸淳十年(1274),将此书和《曾子》献于朝廷,赠官通直郎。子思(前483-前402),名伋、字子思,孔子

  • 四书测

    六卷。明万尚烈撰。尚烈字思文,南昌(今江西南昌)人。生卒年及仕履均不详。书前有万历三十九年(1611)作者自序。该书独尊《大学》、《中庸》古本,而诠解《论语》、《孟子》则常援引佛理,如用佛教因果轮回说

  • 栋亭诗钞

    五卷。附《词抄》一卷。清曹寅(1658-1712)撰。曹寅,字子清,一字栋亭(一作号栋亭),号荔轩,汉军正白旗人,世居沈阳。官通政使,江宁织造兼巡两淮监漕监察御使。曹寅好骑射,嗜读书,校刊古书尤精,曾

  • 菌阁琐谈

    一卷。清沈曾植(1851-1922)撰。沈曾植字子培,别号乙盦,晚号寐叟,浙江嘉兴人。光绪六年(1880)进士。历任刑部主事、员外郎、郎中,总理衙门章京。著有《蒙古源流笺证》、《元秘史笺证》、《海日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