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太常因革礼

太常因革礼

一百卷。欧阳修(1007-1092)等奉敕撰。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北宋杰出文学家。天圣八年(1030)甲科进士。官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熙宁初,对王安石新政不满,以太子少师致仕。有《欧阳文忠集》、《毛诗本义》、《集古录》、《归田录》、《居士集》、《六一诗话》等。他还参与修《新五代史》、《新唐书》等。是书因修当时以参知政事领其衔,而实际编撰多出姚辟、苏洵之手。书分总例二十八卷,(内分子目二十八)吉礼三十三卷,(内分子目三十七)嘉礼九卷,(内分子目十七)军礼三卷,(内分子目六)凶礼三卷,(内分子目二十五)废礼一卷,(内分子目九)新礼二十一卷,(内分子目三十七)庙议十二卷,(内分子目二十六)总计八类一百八十五目。是书仁宗初年先名《礼周新编》,天禧年间复加编定,更名为《太常新礼》,至平中年,英宗赐为现名。是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做为附录,列入未收书目。内缺五十一至六十七卷,已无从补全,但其仍为考查宋代礼仪制度的不可或缺之书。有清光绪刻本。民国《丛书集成初编》本。另外有广雅书局本附校识两卷,为清末廖廷相撰。廷相,南海人,光绪进士,官编修。所作校识千余条,虽不尽完善,亦可为参考。

猜你喜欢

  • 腾笑集

    八卷。清朱彝尊(1629-1709)撰。其生平籍里详见《南车草》(辞目)。是书内容,卷一至卷二为赋、古体诗,辑《太极图赋》、《平蜀诗十三章并序》等五十四首;卷三至卷七为今体诗,辑《夏日瀛台侍直纪事六首

  • 仁斋直指小儿方论

    五卷。宋杨士瀛(详见《仁斋直指》)撰。此书又名《仁斋小儿方论》,专论小儿诸证。书中首先阐述新生儿的生理特点及病理特征,然后载列小儿惊风、中风、疳、积、伤寒、咳嗽、脾胃病、丹毒、疮疹、杂病等证治及方药。

  • 郁郁

    郁郁羁怀不易开,更堪寥落动凄哀。华胥梦破青山在,梁甫吟成白发催。秋意渐随林影薄,晓寒都逐雁声来。并州近日风尘恶,怅望乡书早晚回。

  • 培垒居杂录

    四卷。明郑端允(生卒年不详)编。郑端允,字思孟,海盐(今浙江省海盐县)人。郑晓之曾孙也。此书杂采各书劝戒之言,甚至连《太上感应篇》也为所不遗。其意虽主训诲,而其言却不尽出于儒家,盖为杂家之流也。

  • 浙西水利备考

    四卷。清王凤生撰。王凤生,字竹屿,安徽人。父友亮,始侨寓江宁。凤生少治举子业,屡试不第。嘉庆十年(1805),援例以通判试用浙江。嘉庆二十五年(1820),补嘉兴府通判。凤生在浙江日久,屡著知县事,所

  • 薛君韩诗章句

    二卷。世称汉代薛汉撰。清代马国翰辑。据《后汉书·儒林传》,薛汉一家世习韩诗,汉少传父业,父子均以研究《韩诗章句》著名。又称薛汉弟子杜抚为薛汉撰著的《韩诗章句》题名为《薛君韩诗章句》。马国翰在编辑此书的

  • 意林

    五卷。唐马总(生卒年不详)所撰。马总字会元,陕西扶风人。他一生著述颇多,曾有《通纪》七卷、《意林》五卷、《年历》《奏议》等百余卷。梁朝时,庾仲容博采周、秦以来诸家杂记约一百七家,摘其要语为三十卷,名曰

  • 周子

    卷。吴周昭(生卒年不详)撰。清马国翰辑。周昭字恭远,颖川人,官中书郎。附见《吴志·步览传》。《隋书·经籍志》儒家梁有《周子》九卷,失传。《唐书·经籍志》不著录,佚已久矣。《太平御览》引周昭新撰,即指此

  • 枕函小史

    四卷(《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题无卷数)。明闵于忱(生卒年及生平事迹均不详)撰。此书共汇刻书三种(《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谓分二种:一曰《谭史》,二曰《僻史》。盖其所用内府藏本为不全之本之故)。一为《苏长公谭

  • 孔氏说经五稿五种

    三十六卷;附《经说未竟稿》 一卷。清孔广林撰。孔广林,生卒年不详,字丛伯,号幼髯,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八代孙,孔继汾之子,孔广森之兄。廪贡生,官至刑部主事。此书为研究《周礼》、《仪礼》和《礼记》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