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婺源县志

婺源县志

①十二卷,清蒋灿纂修。蒋灿,浙江仁和人,官徽州府通判,康熙三十一年、三十二年,两任婺源县知县。婺县有志,一修于明正德,再修于嘉靖,三修于天启,至清康熙八年(1669),已四修,距此志约三十年。蒋灿自序云“郡伯朱公,将有府志之役,征掌故于属邑,余不敏,不敢以代庖谢责,乃开局取旧志重续之,仍其部署,益以新事,不数月而二十余年之文献了如指掌。”此志为康熙三十三年(1694)刻印。此志分为十类,悉有前引后跋,引必以蒋灿曰,跋必冠以张绶曰,各目前既有序,有必有赞曰,词意繁复,半属可删。“通考”一门中,所系寺观、仙释、丘墓,其内容实为杂志,今以通考命名,尚殊罕见。“人物志”门,除儒林、文苑外,又有学林,地产不入食货志,而入疆域,其体例杂乱无章。② 三十九卷,首一卷,清赵汝为纂修。赵汝为,字监泉,直隶易州人,举人,嘉庆十一年(1806)来任婺源知县。婺源县志,入清凡四经纂辑,一修于康熙八年邑守刘光宿,再修于三十三年邑守蒋灿,三修于乾隆二十二年邑守俞云耕,四修于五十二年邑守彭家柱,越二十六年,至赵汝为。会制府有重修江南通志之举,檄各属纂修邑志,赵汝为设局纂辑,于嘉庆十二年(1807)志成。此志大多因循乾隆旧志,宏纲细目,纤微无异。赵汝为自序称,“丁未距今不过念余年耳,其间疆域、官师、选举、食货、兵防各门,体例详赡,悉仍旧贯,惟人物一条,宜加搜辑”,故此志于人物一门,增补独详。全志三十九卷,人物一门已占其三分之一,其他各志,亦间有增补移易,且另标丁卯续志以别之,立体殊为有当。对旧志讹误,其多所辨证,如艺文志《古易言训》,本吕伯恭著,而附之朱子,《潜虚发微》本张敦实著,而附之张敦颐,凡此之类,此志皆悉为订正。有清嘉庆十二年(1807)刻本。③ 三十九卷,首一卷,清黄应昀、朱元理纂修。黄应昀,江西南丰人,监生,清道光五年(1825)委署婺源县事。考婺源有志,自明正德八年,至天启二年凡经三修,入清则康熙八年,至嘉庆十二年,凡经五修。道光五年,檄饬通省,兴修志书,婺源知县黄应昀,乃设局纂辑,阅两月而竣事。道光六年(1826)刻印。此志一踵嘉庆旧志,较前志,不仅体例无殊,所增事迹,实亦无多。就其内容,除人物、艺文两门补订较多外,其他典制,亦略有移易。其卷首备载历修旧志序文,乃康熙甲戌志各门前引后跋,俾读者易知沿革。此志虽因独创少,亦有名著之称。有清道光六年(1826)刻本。④ 六十四卷,首一卷,清吴鹗等修,汪正元等纂。吴鹗,端州(广东高要县)人。吴鹗序云“婺志之兴,续修凡九,自道光五年,以迄于今,又将五纪矣,中更兵燹,所宜添纪者实繁,此而不修,后复何及,询谋佥同,即于八年(1882)春兴修,至癸未秋而厥事乃蒇”,故开局于光绪八年(1882),而书成于九年。此志体例踵其道光志,然于各门目中,多有考订之处,如旧志疆域门中沿革一目,杂采诸事,此则将于沿革无涉者,悉心考订,有门可附者,各从其类。学校一目,新增了学制条目。

猜你喜欢

  • 说文字原表附说

    一卷。清蒋和撰。参见《说文字原集注》。是表因唐李腾《字原》之名,师宋徐锴《部叙》之意,以《说文》五百四十部首为总纲,分为天、人、地、干、支五类:“一”至“黹”二百八十六部为天类,“人”至“卵”一百九十

  • 姚文敏集

    八卷。明姚夔(1414-1473)撰。姚夔,字大章,桐庐(今浙江桐庐县)人。明正统七年(1442)进士,授吏科给事中。景泰初,擢南京刑部右侍郎。天顺七年(1463)累进礼部尚书,改吏部,加太子太保。著

  • 清河书画舫

    十二卷。明张丑(1577-1643)撰。张丑原名谦德,字叔益,后改名丑。字青甫、号米庵。昆山(今江苏昆山县)人。张丑善鉴藏,知书画。除此书外还著有《真迹日录》、《法书名画见闻表》、《南阳法书表》、《清

  • 楚辞释韵

    一卷。清蒋曰豫(1830-1875)撰。蒋曰豫,字侑石,阳湖(今江苏阳湖)人。监生,直隶候补知县,工诗文篆隶,著有《问奇堂文集》、《诗经异文》、《楚辞释韵》等。此书名为《楚辞释韵》,实际只释《离骚》一

  • 孟子讲义

    四卷。清丁大椿(详见《大学古本释》)撰。是书分内篇二卷,外篇二卷。内篇言心性,外篇言治道。诂义之外,间及论文。句下着评殊近俗,章后总解,大都沿旧说。外篇附有考证。该书有道光二十年(1840)刊《来复堂

  • 尚书疏衍

    四卷。明陈第(详见《伏羲图赞》)撰。此书前有自序一篇,其序称“少受《尚书》,读经不读传注,口诵心维,得其意于深思者颇多,后乃参取古今注疏,而以素得于深思者附著之。”第博学聪悟,治《尚书》径自经文入手,

  • 岭西水陆兵纪

    二卷。明盛万年撰。万年字伯恭,秀水(今浙江嘉兴)人。生卒年不详。万历癸未(1583)进士。官至江西按察使,迁云南布政使,未到官,卒。此书乃其任广西按察使时作。当时,倭寇入侵境内,万年率兵击退之。事后增

  • 楚辞集注

    八卷。附《楚辞辩证》二卷,《楚辞后语》六卷。宋朱熹(详见《周易平义》)撰。《楚辞集注》作于朱熹任潭州(今湖南长沙市)荆湖南路安抚使时(1193年),或者有感于赵汝愚被罢相出朝之时(1195年)。《楚辞

  • 石林诗话

    一卷。宋叶梦得(1077-1148)(详见《石林春秋传》)撰。是书为宋代诗论著作。约成书于南渡前后。在体例上承袭旧制,以纪事为主,兼以议论和考证。同时,又辑录了众多的诗坛轶事,几乎涉及了北宋所有的知名

  • 文章辨体汇选

    七百八十卷。明贺复征(生卒年不详)编。贺复征字仲来,丹阳(今属江苏)人。本书首无序目,书中有贺复征自著道光和尚述云:“先宪副昔宦夔门,时为天启四年(1624)六月。越岁乙丑(1625),予入蜀,悉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