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学林

学林

十卷。南宋王观国(生卒年不详)撰。王观国字彦宾,长沙(今属湖南)人。生平事迹不详。唯有贾昌朝《群经音辨》载有王观国所作后序一篇,结衔称为左承务郎、知汀州宁化县、主管劝农公事、兼兵马监押。此书专以辨别字体、字义、字音为主,自六经、史记、汉书旁及诸书,凡注疏笺释之家,莫不胪列异同,考求得失。取《汉书》叙传“正文学惟学林”之语,以定书名。清人陈春曾谓是书“于宋人说部中最称精核,其间考书籍之讹脱,证事迹之歧异,辨文字之正错,审音读之是非,皆元元本本,不为向壁虚造之说,所谓好学深思,心知其意者也”(丛书集成初编本《学林》后跋)。《四库全书总目》也说其书“多前人之所未发”。赵与时《宾退录》曾摘其误以不羹为羹颉;袁文《瓮牖闲评》亦摘其议《资暇集》以行李为行:字无所根据,不知《玉篇山部》有此字,注释甚详;吴曾《能改斋漫录》又摘其谓《左传》季氏介其鸡当存高诱注,以铠著鸡头,不当作蒙鸡之臆;佛氏精舍《江表传》载于吉事,可知魏初已有其事,王观国则谓自晋始有之,当误;又《孟子》以言之,王观国不取部璞音义,而取《玉篇》音“甜”之说;“京索”之“索”,王观国以为当音“山客反”,不知陆氏释文及五臣之注韩退之之诗,皆音“悉落反”。书中虽有小疵,但论其大致,则引据详洽,辨析精核。“南宋诸儒讲考证者不过数家,若王观国者,亦可谓卓然特出矣”(《四库全书总目》),足资参考。今传本主要有《四库全书》、《武英殿聚珍版书》、《湖海楼丛书》、《丛书集成初编》等丛书本,《湖南丛书》又附有民国孙文昱《考证》一卷。1988年,田瑞娟重新点校,中华书局作为《学术笔记丛刊》之一,铅印出版,为目前最好最为通行版本。

猜你喜欢

  • 前汉书平话

    上中下三卷。全称为《全相平话前汉书续集》,别题《吕后斩韩信》。不知作者姓名,元人编刊。讲史话本小说,叙述汉高祖刘邦得天下后与吕后谋杀功臣事。书题“续集”,当必有已佚失的“正集”,此《续集》从“时大汉五

  • 栖香阁诗赋合刻

    一卷。清夏菊初撰,夏菊初,生卒年不详,字闺英,江苏吴县(今苏州)人,王蓉生之妻。清代文学家。此书为诗、赋合刻。诗多试帖,赋皆馆阁体。有道光二十年(1840)刻本。又光绪八年(1882)重刻本。

  • 萤照堂明代法书

    十卷。清车万育(生卒年不详)辑。车万育,字兴三,一字鹤田,湖南邵阳人。康熙三年进士,选庶吉士。其性直纯笃,学问赅博,善书法,所收明代墨迹最富,于康熙三十二年(1694)勒成该帖。卷一收庄烈帝、楚王、益

  • 辨释名

    一卷。三国吴韦昭撰。韦昭(204-273)字弘嗣。晋时避司马昭讳,改称韦曜。吴郡云阳(今江苏丹阳县)人。初以丞相除西安令,归为尚书郎,迁太子中庶子。孙皓即位,封高陵亭侯,累迁中书仆射,领左国史。后因触

  • 絜斋家塾书抄

    十二卷。宋袁燮(1144-1224)撰。燮字和叔,号絜斋,两浙路鄞县(今属浙江省)人。南宋经学家、文学家。淳熙辛丑(1181)进士,官至显谟阁学士,卒谥正献。燮少时以名节自期,任礼部侍郎时,曾与史弥远

  • 易经宗翼

    二十九卷。清默希老圃撰。作者为天门人,姓名不详。此书第一卷至第二十二卷,依通行经传本作注,第二十三卷至二十七卷为筮仪及图说。卷首及卷二十八、二十九为自序、凡例、杂说、补遗。书中分六十四卦为错综二门,以

  • 易经渊旨

    一卷。旧本题吴郡归有光(1506-1571)撰。有光字熙甫,号震川。嘉靖八年(1529)进士,官至太仆寺丞,事迹见《明史·文苑传》。该书每卦摘论数条,大抵皆因袭旧说。间有自出新意者,如《说卦传》“坤为

  • 禹贡揭要

    一卷。清姜信撰。姜信,上海人,清代中叶学者,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本书卷首有姜信作于嘉庆癸酉(1813年)的自序,序中称《禹贡》一编是后世地理志之祖。南宋蔡沈的《书集传》,禀承朱子之意,训诂详明,但学者

  • 方简肃文集

    十卷。明方良永(约1506前后在世)撰。方良永,字寿卿,福建莆田人。生卒年均不详,大约生活在正德元年(1506)前后。弘治三年(1490)进士,历官浙江左布使政,其时,钱宁方得志,众公卿不敢出一言,方

  • 河源县志

    十五卷,清陈张翼修,尹报逵纂。陈张翼,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市)人,举人,乾隆七年(1742)任知县。县志无古本,明正德间县令郑自修始有传书,厥后仅传钞本数帙。康熙二十六年(1687)县令陶敬重修,成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