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先贤读书法
一卷。不著编辑者姓名。书中所采录宋代儒学家论读书方法共十二家,而以朱熹的论述为多。其读书方法为,始以熟经,继以玩味,终以身体力行。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莆田训导江震鲤序而重刻,亦不言由谁所编辑。
一卷。不著编辑者姓名。书中所采录宋代儒学家论读书方法共十二家,而以朱熹的论述为多。其读书方法为,始以熟经,继以玩味,终以身体力行。明万历三十四年(1606),莆田训导江震鲤序而重刻,亦不言由谁所编辑。
五卷。清吴荣光撰。吴荣光(1773-1843),字荷屋,广东南海人。嘉庆四年(1799)进士,改庶吉士,翰林院编修。官至湖南巡抚,署湖广总督,降福建布政使。吴氏少好金石文字,积所得金文,以龚定庵精研篆
六卷。明陈继儒(详见《邵康节外纪》)撰。是书为专门记载与虎有关各项事宜的书。书后有黄庭凤跋,称陈氏得了疟疾,当时名人王稚登赠送给他虎苑一套而佩戴之,结果疟疾痊愈,于是撰写了《虎荟》一书。书中记载不少与
一卷。清张仁熙撰。张仁熙,字长人,号藕湾,广济(今湖北广济县)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著作有《雪堂墨品》。是书主要记载宋荦任黄州通判时,其家所收藏的墨品。据宋荦所著《漫堂墨品》推算,张氏之书大约作于康
一卷。宋黄继善撰。黄继善,字成性。宋盱江(今江西境)人。其书以四言韵语,编贯诸史。以便初学记诵。此书始于上古,迄于宋末。清魏禧为此书作序,并且将书中之缺失加以重订。盱江涂允恒为其补撰二篇,后来又为其书
即《皇清开国方略》。
四十四卷。明祁承撰。祁承,字尔光,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官至江西布政使参政。为官多年,深知吏治与民生之关系,遂广辑历代循吏事迹,分类编次,成为本书。首列“辑概”一卷,概述
二十卷。宋乐史(930-1007)撰。乐史字子正,抚州宜黄(今属江西)人。北宋文学家、地理学家。太平兴国五年(980)赐进士及第,官至留司御史台。博学强闻,著作宏富。除本书外,尚著有《太平寰宇记》、《
不分卷。清孙念劬编纂。孙念劬字述甫,江苏昆陵(今昆山)人。是书首有自序,其次为凡例,再次引用书目。全书分为卷首、正编、附录三部分。卷首为孝经源流,孝经标旨,历代表章;正编为孝经注说,经注补遗,孔子曾子
不分卷。明李永昌(约1636年前后在世)撰。李永昌,字周生,号黄海,安徽徽州(今歙县等地)人。林古度为是集序,时间约明末。其书皆自题所画之作,分为四册。皆五言绝句而不著题。《四库》撰纂人称其气韵亦未能
四卷。东汉班固(32-92)撰。班固是东汉杰出的史学家,曾著有《汉书》一百卷。《白虎通义》又名《白虎通》或《白虎通德论》。东汉初年,由于谶纬的发展,古文经学的兴起,政治思想及学术领域出现了极其复杂的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