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定襄县志

定襄县志

①八卷。清王时炯修,牛翰垣纂。王时炯字晋予,号万元,广东乐会县人,康熙二十九年(1690)举人,四十六年(1707)任定襄知县。按定襄旧志,创修于明万历七年县令安嘉士,其后万历四十四年县令王立爱增修,汇为八卷。自王立爱增修后,又近百年未续修。王时炯掌定襄后,锐意修志,就聘牛翰垣为主纂,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遂成此志。《定襄县志》康熙五十一年刻本。全书八卷,分为:卷一地理志:沿革,星野,疆域,形胜,山川,都里,烽堠,水利,丘墓,古迹,集场,风俗;卷二建置志;城池,县治,学校,公署,仿楔,铺舍,桥梁,兵防;卷三田赋志:户口,地粮,徭役,里甲,邮传,课钞,匠役,屯田,物产;卷四秩祀志:坛壝,寺观,祠庙;卷五官师志:守臣,知县,县丞,主簿,典史,教谕,训导,巡检,仓大使,训术,训科,僧会,部使,名宦;卷六人物志:荐辟,乡举,进士,乡贡,应例,掾属,武功,武举人,世袭,封赠,恩荫,乡贤,孝义,节烈,隐逸,流寓,仙释,宾耆;卷七灾祥志:灾异,祥瑞;卷八艺文志:碑文,墓祭文,诗词。此志乃复续润色王立爱旧志,并去伪存真,芟繁润藻,严其词义,详其事迹,堪称定襄志善本。②八卷。清王时炯原本,王会隆续纂修。王时炯详见康熙《定襄县志》。王会隆字盛斯,河北霸县人,出身例监,雍正二年(1724)任定襄县知县。王会隆掌定襄后,锐意续修《定襄县志》。他在此志序中曰:“余以冀北庸流,承乏襄宰,每披阅往牒,盱衡时事,不禁切续貂之志,故于簿书之暇,与邑之绅士参订,续著为书。”《定襄县志》雍正五年(1727)增补康熙本。此志仅距康熙旧志十六年,故全书版刻即用旧志原本,然将其增补者,刻于其后,此书虽为定襄邑善本,尚有不少缺略之处。

猜你喜欢

  • 通城县志

    ①九卷,清盛治纂修,丁克扬增修。丁克扬,字琴溪,浙江萧山人,进士,官通城知县。县志自宋熙宁升镇为县后,邑人何隆于明弘治六年(1493)创修,万历二十六年(1598)邑人舒大猷续修,崇祯九年(1636)

  • 孝经义疏

    不分卷。清阮元(1764-1849)撰。阮元字伯元,号芸台,原籍江苏仪征人,清代著名学者。官至漕运、湖广、两广以及云贵总督,晚年拜体仁阁大学士、太子太傅。曾师从焦循、邵晋涵、任大椿、王念孙等著名学者。

  • 双溪草堂诗集

    一卷。附《游西山诗》一卷。清王晋徵(约1694年前后在世)撰。王晋徵,字涵斋,安徽休宁人,生卒年均不详。康熙十八年(1679)进士,官至户部侍郎。工诗,本集为王晋徵自定、自编,以编年为次。始于康熙十二

  • 四侯传

    四卷。明王士骐撰。士骐生平事迹见《驭倭录》条。该书主要记述文成侯张良、忠武侯诸葛亮、武侯王猛、邺侯李泌四人的事迹,内容基本以正史材料加稗官野乘等相参而成。作者编辑该书,盖有隐寓尚友之旨。

  • 学古斋四体书刻

    四卷。清钱泳(生平见《朴园藏帖》)自书刻石。按其自作题跋所说,今世所谓四体书,是篆隶真草,篆有周秦之异,隶有汉魏之别,真分南北,草盛二王,其间授受渊源,各相沿习。惟有金石遗文可以证之。因仿书一二,以课

  • 焦氏笔乘

    八卷。明焦竑(详见《支谈》条)撰。此书为辑录琐屑考证和零星议论的笔记。焦竑博学多才,因之此书所谈范围甚广。杂论经史艺文,间记琐事。其考证旧闻,多有可采;琐事议论,兼涉名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因涉猎

  • 蕉声馆全集

    三十四卷。清朱为弼(1747-1817)撰。为弼,字右甫,号茮堂。安徽休宁人。嘉庆进士,由主事擢御史。累官至漕运总督。为官清廉,有政绩。林则徐比之于清端。时漕政积坏,为弼剔弊兴漕,行之称便。为弼公余不

  • 兴文县志

    六卷首一卷,清江亦显修,何子芳、黄相尧等纂。江亦显,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曾任兴文县知县。何子芳,资州人,教谕。黄相尧,邑人,举人。兴文县志创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县令宗让。清初设建武厅,故府志建

  • 唐韵佚文

    一卷,唐孙愐撰,近人王国维辑。此书成于戊午(1918年),原题姬觉弥辑,盖王君馆上海仓圣明智大学时所作,姬氏主大学事,故署姬氏之名也。书刊于戊辰(1928年),距书成已十二年矣。此编所载佚文,辑自《慧

  • 平乡县志

    ①十二卷。清杨乔纂修。杨乔,字南木,号莲渠,浙江缙云人,乾隆十二年(1747)任平乡县令后,即立意修志,于十六年(1751)始集邑人动手纂辑,历三月而成书。其山川门记淦河及旧漳河水道流经之地颇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