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封氏闻见记

封氏闻见记

十卷。唐封演(生卒年不详)撰。关于封演的身世,史书记载不详。从本书记载资料得知,封演为唐中宗时大乐丞封希颜的侄子,少居淮海。天宝中太学生,天宝末进士及第。代宗大历间曾为昭义节度使薛嵩的幕僚,后归田承嗣。德宗建中三年(782年)河北强藩田悦僭号魏王,以封演为司刑侍郎。封演除本书外,尚撰有《古今年号录》一卷,《钱谱》一卷,均佚。此书约成于贞元年间(785-805年),记事凡百余条,约四万余字。首列标题,按年代时序记事。书中涉及内容十分广泛,诸如文化典籍、科举考试、典章制度、文物古迹、社会风尚、人物掌故以及自然景物现象等。记事多属作者耳闻目睹,行文中有“余初擢第”、“余因行县”、“余时客海上”等,可滋为证。因此,本书内容主要是以唐代为主,兼载前期掌故,对研究唐史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此外,记述有关文献字书、自然常识、历史掌故等也有一定参考作用。此书《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文献通考》、《通志》等皆作五卷,《书录解题》作二卷。《四库全书总目》著录有十卷本,并非完帙,前三卷不过十条,后七卷中有八条原注缺佚。此外,尚有天一阁明抄本、莫皕亭藏旧抄本、凌绂曾藏抄本、海源阁藏朱氏校本、郘宋楼陆氏校本、云轮阁藏缪氏校本以及丛书本或单刻本。赵贞信先生对此书校勘注释作了大量工作,1933年出版有以雅雨堂本为底本的《封氏闻见记校证》,1958年又在此本的基础上“删繁就简,取精去粗”,由中华书局另印一部内容充实而份量相当的《封氏闻见记校注》,可供参考。

猜你喜欢

  • 竹叶亭杂记

    八卷。清代姚元之(1776-1852)撰。姚元之字伯昂,号荐青、竹叶亭生,晚号五不翁,嘉庆进士,安徽桐城(今安徽中部)人。官至左都御史,工书画,著有《竹叶亭杂诗稿》等书。作者以亲身见闻著成此书,并由其

  • 滇游记

    一卷,《附记》一卷,并为清毕曰澪撰。毕曰澪字秋岐,益都(今山东青州)人。生卒年不详。康熙中由贡生出任益都知县。本书记载曰澪父忠谷任云南布政使司参议时,曰澪赴滇省亲途中见闻及杂事。起于三月十六日,迄于十

  • 日用算法

    二卷。宋杨辉(详见《详解九章算法》)撰。这是杨辉写于1262年的一部应用数学问题集,原书已失传,现从《永乐大典》及《诸家算法》(无卷数,不著撰人,现有抄本藏李俨处)、杨辉其他算书中可知一些该书的内容。

  • 尔雅蒙求

    二卷。清李拔式订。拔式字竹岭。卷首有嘉庆三年(1798年)李氏自序。正文用寸楷书《尔雅》正文,旁注以音,或只别四声、或直注一音,盖专为学童而作。是编可令学童读、写并行,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果。有嘉庆间刊本

  • 礼记精义

    六卷。清黄淦(生卒年不详)撰。黄淦,浙江钱塘(今钱塘县)人。乾隆四十五年(1780)举人。一生致力于学问,尤通经学,著《周易精义》四卷首一卷,《书经精义》四卷首一卷末一卷,《诗经精义》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 劝学篇

    一卷。汉蔡邕撰。清任大椿辑。参见《圣皇篇》。此书见于《隋书·经籍志》,而《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皆不录,盖唐时已亡佚。按《世说新语·纰漏篇》载:“蔡司徒渡江,见彭蜞大喜曰:‘蟹有八足,加

  • 外切密率

    四卷。清戴煦(详见《对数简法》)撰。在戴煦之前割圆八线的研究,杜德美仅求弦矢,徐有壬有切线弧背互求二术,而于割线尚未齐全。戴将此意告项名达,并着手推演,对正余切、正余割四个函数展开式进行研究。项死后,

  • 菊潭集

    四卷。元孛术鲁翀(1279-1338)撰。孛术鲁翀,女真族。始名思温,字伯和,后更名翀,字子翚。顺阳(今属河南)人。大德十一年(1307),因荐授襄阳县儒学教谕。先后预修《世皇实录》、《大元通制》、《

  • 洛阳伽蓝记合校本

    五卷,附序跋一卷,集证一卷,本文一卷。清张宗祥编校。杨衒之《洛阳伽蓝记》旧仅有明刊本,《四库总目提要》据刘知几《史通补注》录。杨衒之原书自有注,顾广圻从而和之,欲依《水经注》例,为之厘析。此后吴若准、

  • 易学四同

    八卷。别录四卷。明季本(1485-1563)撰。季本字明德,号彭山,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官至长沙府知府。该书以“四同”为名,大概是因为朱熹《本义》首列九图,说有天地自然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