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小学考

小学考

五十卷。清谢启昆(生卒年不详)撰。启昆字蕴山,号苏潭,江西南康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进士,官至广西巡抚。著作尚有《西魏书》、《粤西金石志》、《树经堂集》等。是编乃补朱彝尊《经义考》之作。依《经义考》之例,把小学之书分为训诂、文字、声韵、音义四类加以著录。清代皇帝敕撰之书冠于四类之首。其训诂类,以《尔雅》、《小尔雅》、《方言》、《释名》、《通俗文》之属属之;文字类,以《仓颉》、《爰历》、《博学》、《凡将》、《急就》、《元尚》、《训纂》、《滂喜》;《说文》、《字林》、《玉篇》之属属之;声韵类,以《声类》、《韵集》、《切韵》、《唐韵》、《广韵》、《集韵》之属属之;音义类则以三类之外训读经史百家之属属之。自刘歆《七略》以后,凡历代史志、各家载记所著录的属于训诂、文字、声韵、音义四类的书,不论存佚,皆著录之,并采录原书序文、各家论述,加以考订。一书而刊本各异者,亦并行列入;其例不应入的现存诸人之作,则依类比附著于各书之下。凡古今小学之书,皆胪列于此编之中。不仅向有传本者,据所考可知其体要;即久经亡佚者,据所考亦可识其概略;而刊本彼此不同者,并可据所考以别其异同。搜罗详备,考订精审,可谓集古今之大成。俞樾序推之为“治小学者,不可不读之书。”是书无总目,后人罗福颐《小学考目录》和王振声《补录小学考目录》可备查检。是书有嘉庆二十一年(1816)树经堂刊本,咸丰二年(1852)树经堂重刊本,光绪十五年(1889)上海鸿文书局石印本。

猜你喜欢

  • 蛾术堂集

    十四种,十七卷。清沈豫(详见《皇清经解提要》)撰辑。沈豫著有《蛾术堂集》十四种。收书有《皇清经解渊源录》一卷外编一卷、《皇清经解提要》二卷续编一卷、《群书提要》一卷、《读经如面》一卷、《读易寡过》一卷

  • 宋朝事实

    二十卷,宋李攸撰。李攸,字好德,江阳(今四川泸州市)人。其生卒年月不详,曾官承议郎。其书原共有六十卷,前三十卷流行后,后三十卷因书中有涉及秦桧的内容,而未能公诸于世。今本二十卷是清乾隆修《四库全书》时

  • 岭南遗书

    六集,五十九种,三百四十三卷。清伍崇曜编,谭莹校辑。二人生平详见《奥雅堂丛书》。是编所收,皆岭南先贤著述,分六集,总五十九种,计汉代二种,晋代一种,唐代一种,宋代三种,明代十七种,清代三十五种。其中以

  • 宝晋英光集

    八卷。宋米芾(1051-1107)撰。米芾,初名黻,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龙门居士等,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北宋书画家,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并称“宋四家”。因母侍宣仁后,补为浛光尉,历知雍丘县

  • 躬行实践录

    十五卷。清代桑调元撰。桑调元见《论语说》条。此书是由作者的门人把他晚年讲学的语录分类整理编辑而成,原名称作《夜炳录》。全书主要以程朱一派学说为宗旨,重点论述儒家“敬”、“仁”之道,反对把儒家学说与佛、

  • 襄陵集

    十二卷。宋许翰(?-1133)撰。许翰,字崧老,拱州襄邑(今河南西华县)人。元祐三年(1088)进士。徽宗钦宗时,为给事中,同知枢密院。高宗即位,召为尚书右丞,兼权门下侍郎。极力求去,以资政殿大学士提

  • 关帝纪定本

    四卷。明戴光启、邵潜同编。光启字方廷。潜字潜夫,皆江都(今属江苏)人,生卒仕履均不详。关帝即三国刘蜀大将关羽,有关他的事迹,元明间,胡琦、吴浚、吕楠、胡三省诸人皆曾各纂辑成书,戴光启、邵潜二人有感于诸

  • 周易本义引蒙

    十二卷。清姚章撰。章字青崖,山东潍县(今潍坊)人,贡生。据刘演序及自序,此书于康熙三十四年(1695)刻梓。作者在自序中云其自幼学易,以朱子本义为宗,但却未能尽知本义之妙。后读《蔡虚斋蒙引》,始悉本义

  • 吴文端崇祀录

    一卷。撰者不详。清吴琠,山西沁州(今沁水)人,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进士,官至刑部尚书,卒谥文端。该书即记文端崇祀事宜。现有康熙刊本。

  • 西湖便览

    十二卷。清翟灏撰。翟灏,著有《四书考异》等。《西湖便览》乾隆三十年(1765)刻本,共十二卷。兹篇仿田汝成《西湖游览志》之例,总叙之外,悉依途径,蝉连而及。首纪盛景,自圣因寺行宫,而湖,而山,而六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