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尚书天地图说

尚书天地图说

六卷。清潘咸(详见《易耆图说》)撰。此书虽借《尚书》之名为名,又以《尧典》经文冠前五卷之首,以《禹贡》经文冠末一卷之首,而实是摘录支离曼衍,自抒己说,与《尚书》经义渺无所涉。而其己说又多逞私臆。如其谓月食非地影所隔,认为阳全阴半是月的围径,当减日体之半。只从理论上论说,而不知实践中观测计算为何事,所以对日食的新旧说法两不相通、更不合实际。书中“图说”很多,纠缠更甚。其“地图”以《山海经》所列地名,不分真伪,据四方四隅排比骈联,齐如布算。又以《水经注》所列诸名,不分今古,钩连屈曲,纷如乱丝。至于其所绘《舆图》颠倒南北,错置东西的十有八九。其所绘“天图”之末附以《罗经图说》、《甲子纳音》,“地图”之末附以元刘秉忠《玉尺经》,大谈相地之术,尤为不经。如果将此书列为经部实为不伦不类。所以《四库提要》据河南巡抚采进本,将其著录于术数类存目。

猜你喜欢

  • 尚书诂要

    四卷。清龙万育辑。龙万育字燮堂,四川成都人。本书卷首有自序和例言,在体例上采取逐句加注的形式,其字义则遵循《钦定传说汇纂》,象数名物,则载之上方。论及古文时,不怀疑梅赜的伪《古文尚书》。不过,因为伪孔

  • 适园丛书

    十二集,七十二种,六百八十九卷。清张钧衡(详见《适园丛书初集》)编。丛书刊刻,到清代中后期已蔚为大观,张钧衡受当时学术风气的影响,搜辑罕见可传之书,刊刻成《适园丛书》。丛书仿《知不足斋丛书》体例,不分

  • 石淙稿

    十九卷。明杨一清(1454-1530)撰。杨一清,字应宁,安宁(今属云南)人,徒居丹徒(今属江苏)。8岁以奇童荐入翰林,成化八年(1472)即为进士,后累官至兵部、吏部尚书,入内阁,谥文襄。著有《石淙

  • 犍为县志

    十卷首一卷,清吕朝恩、王梦庚纂修。吕朝恩,顺天宛平县(今北京市丰台区)人,历官犍为县知县、酉阳直隶州知州。王梦庚,浙江金华人,拔贡,曾为犍为县知县。嘉庆十六年(1811),大府奏修通志,檄调各州县志,

  • 见闻考随录

    见《苑洛语录》。

  • 节孝集

    三十卷。《附录》一卷。宋徐积(1028-1103)撰。徐积,字仲车,楚州山阳(今江苏淮安)人。治平四年(1067)进士。徐积事父母至孝,三岁父死,因父名石,终生不用石器,路遇石,避而不践。母亡,守墓三

  • 四字经

    一卷。意大利艾儒略(详见《万物真原》)撰。《四字经》是一部撰述耶稣教类之作,全书体例仿《三字经》,历述天主教理及其经文传说,是为启蒙者诵读之本。书后附有李奭于1663年时作跋,初刻于崇祯十五年(164

  • 补天石

    四卷。即《五色石》的后四卷。内容见《五色石》。紫云阁刊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

  • 唐代今字尚书残卷

    敦煌本今字《尚书》残卷三,甲卷为《尧典》,乙卷为《禹贡》,两篇都残缺不全。丙卷为《周书》,今存残卷从《多方》起,至《立政》后题而止。甲、乙两卷都是唐高宗以前的写本,丙卷“基”字缺笔,可以肯定是唐玄宗时

  • 团香吟

    一卷。清冯履莹撰。冯履莹,生卒年不详,字守璞,江苏南江(今上海)人,丁岵瞻之妻。清代诗人。此书与其姊冯履端《绣间草》合在一起刊刻而成的,名为《周浦二冯诗草》。书前有作者自己所作序言。共收诗二十七首。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