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巧团圆

巧团圆

清李渔撰。其生平见《闲情偶记》条。此剧写尹小楼之子,幼时游前山未归,父母以为已死,然其子未死,为人收养长成,改名为姚克承,独居汉阳。邻家曹玉宇有一女儿,与克承相恋,曹女常写《诗经》四句于绫帕上,私赠克承,克承则以玉尺赠女。时至明朝将亡,天下大乱,起义军蜂起。过尹小楼家,又虏其老妻而去。曹女亦陷军中,与尹妻相遇。既而鬻所虏妇女,皆装之袋中,不论美丑、老少,皆卖之。克承欲购得曹女,然反得一老妇。此即尹小楼之妻,即克承之亲生母,然克承并不知也。老妇告克承:虏中有一美女袖中常藏玉尺,克承知其为曹女,至而得之,遂成夫妇。后经一翻曲折,尹小楼与老妻及克承再会,发觉为父子,共喜奇遇。曹玉宇亦立战功,荣归寻女,尹曹二家皆庆团圆。此剧以玉尺维系姻缘,奇缘奇遇,巧为缝合针线,而发之幻想,手段老熟,品位尚高。有清初刊本。

猜你喜欢

  • 六经讲论

    即《六艺论》。

  • 春秋繁露斠补

    三卷。附《补遗》一卷,《校勘记》一卷。清刘师培(详见《尚书源流考》)撰。该书校订董仲舒《春秋繁露》一书中的讹误,加以考证。对该书流传过程中的文句错误,时有订正,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收入《刘申叔先生遗书》

  • 周政三图

    三卷。吴之英(1857-1918)撰。吴之英字伯禘,号西蒙愚者,四川名山人。早年在四川尊经书院就读,1887年后曾任通材书院都讲,后任蜀学会主讲,与同志创办《蜀学报》为主笔,宣传戊戌变法。变法失败后,

  • 剿闯小史

    见《剿闯通俗小说》。

  • 读史订疑

    一卷。明王世懋(详见《经子臆解》条)撰。此书乃是王世懋考证之文。书虽以《读史订疑》为名,而所言未必皆为史事。事实上,此书内容涉及考证方志、杂史、农家类事诸方面,应属笔记之流。如“鸿胪涧昆山龙鱼水”条,

  • 避暑漫笔

    二卷。明谈修(约1596年前后在世)撰。生卒年均不详。谈修字思永,无锡人,著有《惠山古今考》等书。《避暑漫笔》内容都是摄取先进的言行可以师法的和近代风俗中可资鉴戒的,铺叙成篇。当时世道人心皆极坏弊,谈

  • 读书斋偶存稿

    四卷。清叶方蔼(1682-?)撰。叶方蔼,字干吉,号訒庵。昆山(今江苏昆山)人。顺治十六年(1659)进士,官翰林院学士,兼礼部侍郎,加礼部尚书衔。卒谥文敏。叶方蔼得官入朝后,就因文章得到顺治皇帝的赏

  • 韵法横图

    一卷。明末李世泽撰。李氏字嘉绍,上元(今南京市江宁县)人。如真先生(李登)之子。是书初名《切韵射标》,梅膺祚取之与《韵法直图》相配,改称《韵法横图》,附刻于《字汇》后。梅氏序云:“是为李嘉绍氏所作者也

  • 陵川集

    三十九卷。《附录》一卷。元郝经(1223-1275)撰。郝经字伯常,谥文忠,泽州陵川(今属山西)人。著有《续后汉书》、《周易外传》、《春秋外传》、《太极演》、《原古录》等书。仅《续后汉书》传世。《陵川

  • 秋泾笔乘

    一卷。明宋凤翔(生卒年不详)撰。凤翔,字羽皇,秀水(今属浙江省)人。万历四十年(1612)举人。此书所载均为史传杂事,并附以议论,但多为迂阔之论。其中也有如记太仓王千户入海见龙抱石事等神怪之类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