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月令
三卷。后集,二卷。王勋、王璞撰。王勋,字日放,黟县(今属安徽省)人。王璞,字伯怀,勋子。父子二人,均明末人。其书先是王勋编纂,后集则由王璞增补。该书采缀传记,欲为月令,通考诸家,广所未备。编录之中,却好取新奇,转而为荒诞,如十二月有大茅君降白鹤、吐火烘客,老子降九十六种魔等。其标目,也有“众香国逸史”之类。《四库存目》所注为安徽巡抚采进本。
三卷。后集,二卷。王勋、王璞撰。王勋,字日放,黟县(今属安徽省)人。王璞,字伯怀,勋子。父子二人,均明末人。其书先是王勋编纂,后集则由王璞增补。该书采缀传记,欲为月令,通考诸家,广所未备。编录之中,却好取新奇,转而为荒诞,如十二月有大茅君降白鹤、吐火烘客,老子降九十六种魔等。其标目,也有“众香国逸史”之类。《四库存目》所注为安徽巡抚采进本。
三卷。清吴乔撰。吴乔又名殳,字修龄,太仓(今江苏太仓县)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本书专论李商隐之诗,共三卷。“西昆”因宋杨亿编《西昆倡酬集》而得名。欧阳修《六一诗话》曾称:“自杨(亿)、刘(筠)唱和,
一卷。明史德清撰。是书无序例。诂义精确,多有胜于旧解的。其说修道之谓教,称上古之人性醇德全,无有一毫外慕,俱在大道化育之中,故不用教。及至中古,人心渐凿,知身可爱,性被物染。凡所作为不依性而依情。情则
二十四卷。清瞿镛撰。瞿镛(约1800-1864),字子雍,江苏常熟人。其父绍基为藏书大家,镛承父志,将绍基藏室“恬裕斋”更名为“铁琴铜剑楼”,广泛搜罗访求,与山东聊城海源阁南北相峙,得“南瞿北杨”之誉
四卷。明石九奏(约1607年前后在世)撰。石九奏,字伯成,冀州(今河北冀县)人。生卒不详。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官至兵备副使,进右参政。著有《石伯成诗稿》。是集凡四卷。其诗多学《才调集》,而风
一卷。清代赵绍祖(1752-1833)撰。赵绍祖字绳伯,号琴士。笃学,尤深于史,著有《新旧唐书互证》、《通鉴注商》、《建元考》、《校补竹书纪年》、《校补王氏诗考》、《金石文正续钞》、《读书偶记》、《书
四卷。不著撰者姓名。其书杂抄古事。分为七十三门。内容舛误很多。如伊尹耕有莘之野,乐尧舜之道,三聘就汤,阿衡作相。此事应列于名臣类中,而列于忠烈门中,与程婴、公孙杵臼相连。每门之末,必留数页空纸,似备随
十六卷。明于慎思(约1587前后在世)撰。于慎思,字无妄,号航隐。山东省东河县人,生卒年不详。为明代文学家于慎行之弟。亦工诗文。著有《庞眉生集》。是集凡十六卷,诗七卷,杂文八卷,乐府一卷。其诗文皆有纵
六卷。清翁方纲(1733-1818)撰。翁方纲,字正三,一字忠叙,号潭溪,一号书斋,顺天大兴(今北京大兴县)人。家境贫寒,天资聪颖,十一岁中秀才,十四岁中举人,十九岁成进士,历任编修、国子监司业、学政
十卷。唐朝张彦远(生卒年不详)撰。张彦远,约生于元和十年前后,字爱宾,河东(今山西永济)人。据《三祖大师碑阴记》和张彦远之先祖张嘉贞“相玄宗”,其子延赏“相德宗”,延赏子弘靖“相宪宗”,弘靖子文规,文
十卷。清曾萼修,周书纂。曾萼,福建平和人,进士,乾隆二十五年(1760)任恩平知县。旧志始于明崇祯县令宋以原,康熙间复修。乾隆三十年(1765),广东巡抚陶模至恩平,询及县志,县令曾萼始于三十一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