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广灵县补志

广灵县补志

十卷,首一卷,末一卷。清杨亦铭纂修。杨亦铭字鼎臣,河南商城人,出身优贡,光绪六年(1880)任广灵县知县。光绪六年,杨亦铭掌广灵,适奉檄修志。亦铭邀集众绅,商议补修之事。不久即设局,分派筹费,广询父老,编搜乡村,随采随录汇,亦铭裁定,历数月志成。《广灵县补志》光绪六年刻本。乾隆郭磊旧志,迄至光绪时已有一百二十余年,未有人增续。此编将乾隆十九年以后广灵之人物事迹,一一补述。其体例均从旧志。正如亦铭自序云:“修补之举,诚不容缓,乃广搜博访,或考遗踪,或采舆论,所得各事实,即于分门类下续入,无则阙之,纂成补志。体例一遵旧章,不敢妄为增删,尚有前志未载应行补遗,及已载尚须纠误。”可见,该书是专为增续旧本而作。

猜你喜欢

  • 明宣宗诗文

    一卷。明朱瞻基(1398-1435)撰。瞻基,字不详,为明仁宗朱高炽之长子。仁宗卒,遂即帝位。在位十年,政治修明,天下安定。瞻基颇善作散曲。有《御制乐府》一卷,《官箴》(已著录)等。是书存记一篇,赋一

  • 说铃

    六十二种,八十三卷。清吴震方(详见《读书正音》)编辑。本书汇辑清初诸人所作之见闻录、日记、笔记、游记、杂录等作品,所谓“说铃”,是小说而不合大雅之意,语出扬雄《法言·吾子》“好说而不要诸仲尼,说铃也”

  • 清秘述闻再续

    三卷。清末徐沅、祁颂威、张肇棻等撰。徐沅,江苏吴县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经济特科进士。祁颂威,山西寿阳人。张肇棻,武昌人。本书为《清秘述闻》、《清秘述闻续》(二书均已著录)之再续。《清秘述闻》及

  • 尊颉堂帖

    四卷。清刘飞(生卒年不详)集,傅山书。刘飞,字雪崖。该帖未著摹刻年月,但据帖前张石舟之题跋,知其时代当在道光、咸丰间。该帖所选傅山书迹,篆隶真草皆有。包慎伯对此帖颇示不满,认为傅山书多缭绕、偏软之笔;

  • 元书

    一百零二卷。清曾廉(1857-?)撰。廉字伯隅,湖南黔阳人。光绪举人。曾在家乡办爱莲书院。政治上反对戊戌变法。此书以《元史新编》为蓝本,讲究所谓“春秋之义”,认为文义可以错而歧,是非不可曲而淆。计本纪

  • 密庵集

    八卷。明谢肃撰。谢肃,字原功,浙江上虞人,生卒年不详。少与唐肃齐名,时称“会稽二肃”。元至正末,张士诚据吴,谢肃慨然入见献偃兵息民之策。明初,隐于乡里。洪武十九年(1386)举明经,授福建按察司佥事,

  • 志雅堂杂钞

    一卷。南宋周密(1232-1298)撰。周密字公谨,号草窗、苹洲、四水潜夫、弁阳老人等,济南(今属山东)人。生平事迹详见《齐东野语》。此书分为九类,其文与所作《云烟过眼录》、《癸辛杂识》等书大同小异,

  • 江人事

    四卷。明宋佚编撰。佚原名之盛,字未有,号星子,崇祯十二年(1639)举人,研治宋儒之学,以明道先生为宗。战乱之后隐居髻山,人称白石先生。该书以临汝章于今汇集的《诸忠节传》为蓝本;按类编排删定而成。所谓

  • 铜剑赞

    一卷。南朝宋、齐、梁时期江淹(444-505)撰。江淹,字文通,卒后谥曰“宪”,济阳考城(今河南兰考县)人。江淹年轻时孤贫好学,早年就以文章著名。宋、齐、梁三代都做过官,宋代武帝时任徐州从事;齐代曾任

  • 骚苑

    四卷。前三卷为明黄省曾(生卒年不详)撰。后一卷为张所敬(生卒年不详)所补。黄省曾还著有《西洋朝贡典议》。本书为摘录《楚辞》字句编辑而成。与刘攽《文选》双字相类似。不注篇题,十分简略。张所敬又将刘勰《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