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弇州山人四部稿

弇州山人四部稿

一百七十四卷,《续稿》二百七卷。明王世贞(1526-1590)撰。王世贞,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太仓(今属江苏省)人。世贞生有异禀,书过目终身不忘,举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进士,授刑部主事,官至南京刑部尚书。世贞才学富赡,好为诗古文,与李攀龙同为“后七子”首领。主张“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晚年主张稍有改变。对戏曲也有研究,撰有《艺苑卮言》。王世贞的著述颇丰,主要有:《弇州山人四部稿》,《续稿》,又有《读书后》八卷,和《觚不觚录》、《世说新语补》、《凤渊笔记》、《弇州稿选》、《全唐诗说》、《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画苑》、《书苑》、《弇州山水题跋》、《异物汇苑》、《汇苑详注》、《史乘考误》及《尺牍清裁》等。另外传奇《鸣凤记》相传亦为世贞作。《弇州山人四部稿》初刻于万历五年(1577年),由王氏世经堂刊刻,凡一百七十四卷,目录十二卷。“四部”包括赋部、诗部、文部、说部。说部凡七种:有《札记内篇》、《札记外篇》、《左逸》、《短长》、《艺苑卮言》、《卮言附录》、《宛委余篇》。《四部稿》后增至一百八十卷,多《燕语》三卷、《野史家乘考误》三卷。集前有汪道昆序。又有《弇州山人续稿》,系王世贞致仕后,亲手辑录其晚年所之作,以授其少子王士骏,至崇祯年间由其孙刊刻行世。凡二百零七卷,目录十卷。《续稿》实是三部:赋部、诗部、文部,并无说部,应为三部稿。王世贞著述卷帙浩繁,当时就有不少选本行世,如沈一贯辑有《弇州山人四部稿选》,凡十六卷。顾起元辑有《弇州山人续稿选》,凡三十八卷。此书收入《四库全书》。

猜你喜欢

  • 大易缉说

    十卷。元王申子撰。王申子字巽卿,邛州(今四川邛崃)人,生平不详。田泽述刊书始末,称皇庆二年(1313年)四月湖广行省札付王申子充武昌路南阳书院山长、又称前邛州两请进士,寓居慈利州天门山,垂三十年,始成

  • 荡寇志

    七十回。清俞万春(1794-1849)撰。俞万春字仲华,别号忽来道人,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少年颖悟,博极群书。文武兼通,弓马娴熟,为一方硕儒。二十岁左右,随父亲到广东任所。嘉庆中叶,适逢徭民起义

  • 读史图纂

    一卷。明俞焕章撰,管一骖删正。俞焕章,字文伯,一骖字左仲,都是宣城(今属安徽)人。是书成于万历辛亥年,上起三皇,下迄明之神宗,各以世系、地域列而为图,共有图五十七幅。其中对各代割据政权,亦依各代附录,

  • 童山诗音说

    四卷。清李调元(生卒年不详)撰。调元字羹堂,一字赞庵,号鹤州,又号雨村、墨庄、醒园,晚年号童山蠢翁,四川绵州(今四川绵阳、罗江一带)人。少而好学,于经史百家及稗官野乘,无不观览,且好著书,群经、小学,

  • 溪山堂草

    四卷。明沈思孝(1542-1611)撰。沈思孝,字纯,浙江嘉兴人。隆庆二年(1568)进士,累官右御史。著有《奏录》,已著录。是集乃其晚年之作。凡四卷。思孝名入琅琊四十子之列。论者称其晚交姚士粦,故间

  • 通鉴胡注举正

    一卷。清陈景云(1669-1747)撰。景云字少章,江苏吴江人。吴江县学生,终生不仕,淹贯群籍,尤精史学。著有《读书记闻》、《纲目辨误》、《通鉴胡注正误》、《纪元考略》等。此书订正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

  • 支子固先生汇辑异林

    见《异林》。

  • 刘瓛乾坤义

    一卷。辑佚书,南齐刘瓛(见《刘氏系词义疏》条)撰,清黄奭辑,载于《汉学堂丛书》中。刘瓛所撰《周易》义疏有多种辑本,孙堂辑为《刘氏周易义疏》,列于《二十一家易注》中;马国翰辑为《刘氏周易义疏》,列入《玉

  • 钟鼎字源

    五卷。清汪立名(生卒年不详)编。立名号西亭,婺源(今属江西)人,官工部主事。此编成于康熙丙申(1716年),其自序称:“金石虽皆传自三代,而铭器与篆碑之文,不容相同,乃专采钟鼎文,依今韵编次为五卷。其

  • 别本芦川归来集

    六卷。宋张元干(1067-1143)撰。元干,字仲宗,自号真隐山人,又称芦川老隐,芦川长乐(今福建福州)人。生平详见(《芦川归来集》(辞目)。此集由《永乐大典》中聚集成编。共六卷,诗三卷,杂文三卷,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