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弋阳县志

弋阳县志

①十卷,清陶耀纂修。陶耀,浙江秀水(今属嘉兴县)人,拔贡出身,康熙年间任弋阳知县。其县志,在明代有万历、崇祯二志,后未再修,至清康熙年间,陶耀开局续修县志时,崇祯志仅搜觅到一本,但篇章虫蚀,字已不可辨认,崇祯以后史实,更成断档。经旁征博访,竭力搜求,或得之老绅传闻,或得之里甲申报,或起自荒草中之残碑断简,或获自故家遗族之献,相互考证、参订,历经三月,至康熙十二年(1673)书成付刊。卷一舆图志,卷二疆域志,卷三建置志,卷四官师志,卷五农政志,卷六赋役志,卷七选举志,卷八人物志,卷九杂志,卷十艺文志。此志虽极简略,而考据精核,决非俗史所可比。且弋阳水旱频生,至康熙初年,城内尚十室九空,其时穷于应付返回难民之安置,何能问及修志。陶耀仅费时三月即成书,以应史馆之求,其事诚难,其用心可谓良苦。② 八卷,谭瑄等纂修。谭瑄,浙江嘉兴人(职官表著称西平人,系其南宋时之祖籍),举人出身,康熙年间任弋阳知县。此志为谭瑄奉檄续修,经数月纂辑,至康熙二十二年(1683)书成付刊。此志载述颇显简略,门类亦未完备,且以祥异附于舆图志,学校附于建置制,兵防附于官师志,更有不妥。此志考证精审,其人物志首记名臣,次载宦业,其人物悉从旧志,惟遇误谬之处,皆据典籍加以改正,并标明出典。此志所载各门,多有宜详反略,而艺文,则又搜辑过滥。③ 十四卷,首一卷,清陈乔枞等纂修。陈乔枞,福建侯官(今闽侯县)举人,大挑一等,道光二十四年(1844)恩科江西乡试同考试官,道光二十八年(1848)任弋阳知县。《弋阳县志》咸丰元年(1851)刻印。总纲分为:天文志、地理志,建置志,赋役志,学校志,武备志,秩官志,名宦志,选举志,人物志,列女志,方外志,艺文志,杂记志。此志不仅载述简略,且疏于考证。其地理志之疆域,仅寥寥数行,连邻境毗连位置都记述不清,令人莫辨县界。志中人物,有不少系汝南郡人物事实,未经考证,迳行收入卷内。惟旧志艺文多无关本邑故实,此志悉行删除。旧志每门小序,多有概括,此志则仿《康对山武功志》例,不赘一词,尚称简洁。其地理志中物产云:“弋产与他邑相仿,无甚佳者,惟稻米较胜他邑,然大半由贵溪北乡来者,弋特为所聚耳。”不贪他县之产,以为己产,可见所载当极翔实。④ 十四卷,首一卷,清俞致中等修,任炳熊等纂。俞致中,顺天宛平县(今北京市丰台区)举人,同治年间官弋阳知县。《弋阳县志》同治十年(1871)刻印。此志遵省颁通志条例,分为十门,而子目较旧志略有增减。其地理志之疆域、沿革,皆优于前志。其武备志,自咸丰五年(1856)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后,两次陷城,波及各乡,至同治四年(1865)才完全平定,其过程记载甚详,故兵事之续辑,较历来各志多出数倍。户口所记,亦较前详实,系因战乱之后,抚檄编查保甲,发给门牌,按季呈送,故户口之调查,已不似前此之敷衍公令。艺文志分书目、文征,亦较前志为胜。

猜你喜欢

  • 灵宪

    一卷。汉张衡撰,清马国翰辑。衡生平籍里见《浑仪》条。《后汉书·张衡列传》云:衡所著诗、赋、铭、七言、灵宪等,凡三十二篇。《隋志》天文类载文:《灵宪》一卷,张衡撰。新旧唐志并作《灵宪图》,今佚。仅续《天

  • 本草备要 医方集解

    不分卷。清汪昂(1615-1694)撰。汪昂字訒庵,休宁(今安徽休宁)人。早年业儒,后弃举业,笃志方书,专攻医药。博采广搜,网罗群书,精穷蕴奥,或同或异,各存所见,以备考稽。善采众家之长,尤长本草与方

  • 西晋文纪

    二十卷。明梅鼎祚(1549-1615)编。生平见《才鬼记》。梅鼎祚仿冯惟讷《古诗纪》之意,辑陈、隋以前之文为《文纪》,此为其一。西晋相传四叶,为时不多。何晏、王弼等人主张“援老入儒”,君主无为而治,遂

  • 震泽集

    三十六卷。明王鏊(1450-1524)撰。王鏊字济之,号震泽,江苏省吴县人。成化十一年(1475)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侍讲、谕德、少詹、兼侍讲学士,擢吏部侍郎,累官至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谥文恪。

  • 明二十四家诗选

    二十四卷。清黄昌衢选。黄昌衢生卒年未详。字康谣,江西婺源人。此书收明代二十四位诗人的作品。所谓二十四家者,有刘基、袁凯、高启、杨基、张羽、徐贲、林鸿、李东阳、徐祯卿、蔡羽、何景明、李梦阳、薛蕙、高叔嗣

  • 淳朴园稿

    三卷。《外集》一卷。明沈祐撰。沈祐,字天用,号紫薇硖山人。浙江海宁人。生卒年不详。正德间以资进,官周府典膳。置宅于紫薇山下,构园曰“淳朴”。园内有“涵虚阁”、“藕花湾”、“白鸥沙”、“柳塘渡江”、“通

  • 牒草

    四卷。明赵宦光(?-1625)撰。赵宦光,字凡夫,江苏吴县人。生年不详。著有《说文长笺》。此集皆其尺牍。明中叶以后,山人墨客,标榜成风。稍能书画诗文者,下则厕食客之班,上则饰隐居之号。借士大夫以为利,

  • 周易浅述

    八卷。清陈梦雷(1650-1741)撰。陈梦雷字则震,一字省斋,晚号松鹤老人。福建闽县人。顺治己丑进士。官至翰林编修。康熙二十一年(1682)缘事谪戍沈阳尚阳堡。越十八余年赦罪还京,奉诏编纂《古今图书

  • 中庸讲义

    二卷。清朱用纯(详见《大学讲义》)撰。是书首有自序。前半部申发“中”字义居多,后半部阐明“诚”字义居多。而“中”与“诚”都本于天,见于吾心。故要保此“中”,必须戒惧慎独。“诚”是实理,以实心而实此实理

  • 清娱阁诗钞

    六卷。清鲍之蕙撰。鲍之蕙,生卒年不详,字茞香。江苏丹徒人,鲍皋之次女,同知张铉之妻。清代诗人。此书有嘉庆十六年(1811)刊本,书前有吴锡麟、法式善、吴烜、李锡恭、鲍之钟几人所作序言。书末附有诸家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