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徽郡诗

徽郡诗

八卷。明陈有守、汪淮、李敏合编。陈有守字达甫,汪淮字禹人,李敏字功甫,皆安徽休宁人。生卒年不详。本书创始于嘉靖三十六年(1557),成于三十八年(1559年),共得徽郡作者一百四十六人,诗七百五十四首;皆断自明初。三编者之诗亦附于卷末。书有《四库全书》列为存目。

猜你喜欢

  • 楚北江汉宣防备览

    二卷。王凤生撰。王凤生,安徽人,详见《浙西水利备考》条。魏源为凤生墓志云:其为学尤笃,好图志,故在河工,则檄取所属府州县地图,各系以利病,成河北采风录,及江淮河运各图。其在湖北,则有汉江纪程及此书也。

  • 诗经音韵谱

    五卷。《触解》一卷。清甄士林撰。士林字毅庵,汝州(今河南汝州市)人,嘉庆十年(1805)进士。曾任平原县知县,罢官后主讲于清源书院,本书即成于此时,卷首有著名学者马瑞辰序,又有自序、例言、四声指掌图、

  • 类证普济本事方释义

    十卷。清叶桂(详见《临证指南医案》)撰。又名《本事方释义》。此书成于乾隆十年(1745)。其孙叶澹安由叶氏自作序文中得知有此书,然家无藏稿,遍为寻求,于同里顾西畴家得之,校勘付梓。此时叶氏已谢世多年了

  • 毅斋诗文集

    八卷。《附录》一卷。明王洪(1380-1420)撰。王洪,字希范,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为闽中十才子之一。洪武三十年(1397)举进士。授行人,寻擢吏科给事中。以荐入翰林,由检讨历官修撰、侍讲。为《永

  • 四书古文

    一卷。清杨志元撰。志元字子尚,号耻庵,河南禹州(今河南禹县)人。是书为制科而作,取经史古文涉及四书典故者,辑为一编。或举一事,或举一人,颇能原原委委,纤细不遗。其意在使学者开拓心胸,新鲜耳目,广扩见闻

  • 郑注孝经考证

    一卷。清潘任撰。潘任生卒,籍贯及事迹不详。著述有《郑注孝经考证》一卷、《孝经讲义》一卷《孝经集注》一卷、《读孝经日记》一卷、《孝经郑氏解疏》十卷(未刊行)等。郑玄《孝经注》,自刘知己以来多有疑者。严可

  • 左传同名录

    一卷。清杨文鼎辑。文鼎,江苏丹徒(今江苏丹徒)人。该书对《左传》中的同名加以汇辑,不作考辨。有清道光己丑(1829)刊本。

  • 崇文丛刻

    三十三种,二百八十一卷。清崇文书局编。崇文书局为清湖北官书局。其所刻著作,后汇为一辑,多为四部通常习见、备学者讽诵的著作,也有要籍。如姚配中《周易姚氏学》十六卷,清代惠栋、张惠言之后,治古易者,姚配中

  • 守默斋诗集

    一卷。清何应祺撰。生卒籍贯均未详。何应祺颇能作古文诗,笔不免平直。如《桂林杂感》:“摧我栋梁天喜乱,受他锋镝士何辜。”《诸将》:“事权果归一,或可待时清。”《咏史》:“国无强与弱,得人炽而昌。人无智与

  • 被褐先生稿

    十七卷。明华善述(1545-1621)撰。华善述,字仲达,江苏无锡人。是集凡十七卷。只末一卷为杂文,余皆为诗。据集前世贞序称:“其诗或并比兴而忘之,大概不可为典要。”深有不满之意。但亦将其列为四十子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