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心性书

心性书

无卷数。明湛若水(见《格物通》)撰。此书首列“心性图”,图后有论说。复集《心性通》三十五章,附其门人黄民准、钟景星、周学心、袁邮、郭肇乾、谢锡命、湛天润所作的注和赞。霍任又著或问数十条进行阐发。盖欲仿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和《通书》。湛若水在书中认为,心是宇宙的本体,世界万物皆是心的体现,心体现天地万物而不遗。心无所不包,天地古今,宇宙内外只同此一个心。性是心的性质,心的生理,以表现出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分出仁、义、礼、智,称为“四端”。端者始也,始为良心发现之始。他将这种对心的理解绘成“心性图”。圆中有一个大圈,三个小圈。大圈标为宇宙,小圈分别标为“性”、“情”、“万事万物天地”。大圈表示心无所不包,小圈表示心无所不贯。心包于天地万物之外,而贯于天地万物之中。所谓心无所不贯,是说天地万事万物,人的性情,皆融贯天理。所谓心无所不包,是说上下四方,古往今来,心无所不知。这样,心是知觉,心即天理。各种版本的《甘泉先生文集》均收录此书。

猜你喜欢

  • 过庭私录

    七卷,《外集》一卷。明吴鼎(约1531前后在世)撰。吴鼎,字维新,号泉亭,自号支离子,钱塘(今属浙江)人。生卒年不详。正德十二年(1517)进士,官至广西布政司参议。著有《过庭私录》。本书为其仲子吴遵

  • 随自意三昧

    一卷。陈代释慧思撰。慧思生平事迹详见《受菩萨戒仪》辞条。《随自意三昧》一书共有六品,即行、住、坐、卧、食、语品。各品一一具足六婆罗蜜,是为规范出家僧众日常行为的书。在初行威仪中,分辨六波罗蜜意。在住威

  • 中藏经

    见《华氏中藏经》。

  • 新订中州全韵

    见“增订中州全韵”。

  • 皇极经世解起数诀

    见《观物篇解》。

  • 辛甲

    见《辛甲书》。

  • 说理会编

    十五卷。明季本(1485-1563)撰。季本字明德,号彭山,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正德进士,授建宁府推官。历任御史、苏州同知、南京礼部郎中、长沙知府等职,因锄击豪强被罢归。初师王文辕,后师事王守仁。其

  • 诗传通释

    二十卷。元刘瑾(生卒年不详)撰。刘瑾字公瑾,安福(今属江西吉安)人。博通经史,隐居不仕,除《诗传通释》外,有《律吕成书》行世。《诗传通释》以朱熹《诗集传》为蓝本,搜集前人之说对其进行再阐释,若有所感,

  • 孙子兵法

    见《孙子》。

  • 五经图

    六卷。不著撰人名氏。清雍正元年襄城常定远得明章达原本重刻。章达原书序称此书得自卢侍御(名谦),卢又得之信州(今江西上饶市)铅山,为鹅湖石刻本。考明卢谦字默存,庐江(今安徽)人,万历三十二年进士,官至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