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振绮堂书目

振绮堂书目

四卷。清汪宪编。汪宪(1721-1771),字千陂,号鱼亭,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乾隆十年(1745)进士,曾任刑部主事,迁陕西员外郎。出身书香世家,代有藏书之富,藏室名为“振绮堂”。此目收书三千余种,四万多册。为此曾编四十三橱书,御制、钦定、御定书各为一橱,以下宋元版各书、稿本、校本、家刻本、抄本分四部,明清刊本亦分四部,各部设续收一橱。各书著录书名、卷数、册数、撰者、版本。其类目设置精详,著录项目亦较完备,且书名之下时记藏书来源,为考证版本提供了帮助。有民国十六年(1927)东方学会铅印本。

猜你喜欢

  • 周恭肃集

    十六卷。明周用(1476-1547)撰。周用,字行之,号伯川,吴江(今江苏吴江县)人。明弘治十五年(1502)进士,授行人,历工、刑、吏三部尚书加太子少保。著有《周恭肃集》。是集系周用之子周国南所编,

  • 康南海文钞

    四卷。清康有为(1858-1927)撰。康有为原名祖诒,字长素,晚号更生。广东南海(今属广东省)人。光绪二十一年(1895)进士。官至工部主事。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后为保皇会首领。重视“经世致用”学说

  • 古今印史

    一卷。明徐官撰。徐官字元懋,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徐官是魏校的门人。生卒年与事迹不详。魏校曾作《六书精蕴》,以篆改隶,又以古篆改小篆,穿凿附会。徐官承其师之衣钵,谬为高论,在摹印一事上,动辄引“六书

  • 始兴县志

    十六卷,清郑炳修,凌元驹纂。郑炳,满洲镶红旗人,监生,乾隆十九年(1754)知县凌元驹,广东始兴人,拔贡。旧志创修于明万历间县令蒋希禹,康熙二十六年(1687)县令李灿第三次续修。郑炳因县志旧版漶漫不

  • 纨绮集

    一卷。明张献翼(?-1601)撰。张献翼,字幼于,一名米文,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张凤翼之弟。嘉靖中为国子监生,与其兄凤翼,燕翼并有格,人称“三张”。著有《读易纪闻》等。是集乃其自录早岁所作,于《文起

  • 鸣坚白斋诗存

    十二卷。清沈汝瑾(生卒年不详)撰。沈汝瑾字公周,号石友,江苏常熟人,与吴昌硕、俞钟銮同乡,相互论诗默契,有诗相唱和,遗稿也由二君点定付刊。据集前吴昌硕序说:“石友性行雅亮,自晦于诗,足迹不出吴越间,平

  • 二李先生奏议

    二卷。明徐宗夔所编李梦阳、李三才二人的奏议。徐宗夔,字效虞,苏州人。李梦阳是明代著名的文学家,以风节振一世。李三才则结纳东林,在当时也颇孚重望。因二人同出于关中,故徐宗夔选编二人的奏议合刻之。书末附有

  • 庚申外史

    又名《庚申帝外史闻见录》或《庚申大事记》。二卷。明权衡撰。衡字以制,号葛溪,吉安(今江西吉安)人。生卒年不详。元末隐居彰德(今河南安阳)黄华山,明洪武四年(1371)后,寓居临江(今江西清江西南)。此

  • 说文偏旁考

    二卷。清吴照(1755-1811)撰。吴照字照南,号青芝山人,南城(今属江西)人。乾隆间拔贡,官教谕。著作尚有《说文字原考略》、《老子说略》等。吴氏认为,求古人制字之意,必求之《说文》;而偏旁之意不明

  • 读朱随笔

    四卷。清陆陇其(见《古文尚书考》)撰。该书为陆氏读《朱子大全集》的心得笔记。陇其对于朱氏正集二十九卷以前之诗、赋、札子等人所共知者不再置论。自正集三十卷起至别集五卷止,则摘其精要,分条纂录,各加按语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