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新会县志

新会县志

十三卷首一卷。清王植修,冯国祥纂。王植,字槐三,直隶深泽(今河北深泽县)人。康熙六十年(1721)进士,雍正四年(1726)任广东和平县知县。曾上条陈三事,即藏富于民、联保甲、毁淫祠以兴学等。其为官非常留心一邑前事得失、制度好坏、邑人贤否等,认为邑令之所以称为知县,因其了解一县之事,故每到一任,有疑必问,并强调知之必志,防年远事洇。后升任罗定州兼德庆州知州,被称强项令。因事被免,后经保荐起用为新会、剡城等县知县。一生纂有《和平县志》、《罗定直隶州志》、《新会县志》、《剡城县志》、《鸡泽县志》。考新会,汉南海郡四会县地,隋置新会县。自宋以来,析香山、顺德、恩平、新宁,清又置开平、鹤山,盖一邑而六之。旧志始于明弘治三年(1488)县令李承箕,至康熙二十九年(1690),五次续修。乾隆间县令王植续修县志,在前志基础上,参考通志,搜补五十年间史事文献,斟酌损益,订讹补缺而成。《新会县志》乾隆六年(1741)刻本,共十三卷首一卷,分为:舆地志、编年志、建置志、秩官志、礼仪志、食货志、兵防志、选举志、人物、艺文,附余志。此志田赋目中为当时全县赋税,对研究清代摊丁入亩田赋制度,沙田地区出现情况提供了材料。

猜你喜欢

  • 论语发疑

    四卷。清顾成章撰。成章字咏植,江苏武进(今江苏武进)人。是书前有金保泰序,中多创解,如“其为人也孝弟”,谓“为”读去声,“仁”作“人”。又如“曾参字子舆”,谓“参”乃“骖”的通用字。古人名字文义相属,

  • 四书改错

    二十二卷。清毛奇龄(详见《四书正事括略》)撰。题云《改错》,系改朱子之错。朱子作《四书章句集注》,自谓铢两悉称,经数百年无微词。但朱注详义理而略名物,义理也不能说无谬误。毛奇龄治经专主攻朱。是书更深文

  • 朝城县续志

    二卷民。国杜子楙修,贾铭恩等纂。杜子楙,浙江绍兴人,民国九年(1920)任朝城县知县。贾铭恩,邑人。朝城县志自康熙十二年(1673)县令祖植桐重修后,光绪十八年后又有手钞本《朝城县志略》一卷传世。光绪

  • 医学折衷

    见《玉机微义》。

  • 孝经王氏解

    一卷。魏王肃(195-256)撰。清马国翰辑。王肃字子雍,东海郡(今江苏东海)人,三国魏学者。曾拜散骑常侍。学术上推服马融、贾逵,而不喜郑玄之学。注有《孔子家语》,集有《圣证论》等。《孝经王氏解》载于

  • 四书虚字讲义

    一卷。清丁守存撰。守存字心斋,山东日照(今同)人。官至广西布政使。是书首有何国琛序,大旨取四书中七十五个虚字,先引《尔雅》、《说文》、《玉篇》、《广韵》诸书,释其音义,继就行文之委曲变化,推阐其所用,

  • 道德真经论兵要义述

    见《道德经论兵要义》。

  • 唐代丛书

    见《唐人说荟》。

  • 庐山秀峰寺志

    八卷。释超渊撰。释超渊,清朝人。庐山秀峰寺,即开元寺。南唐中主景,年少好文,游心物外,欲肄业于庐山。拓野夫献地,筑为书堂。景酬其以万金。景即位,将该书堂扩建为寺。因北有国之祥,赐名开元。清康熙四十六年

  • 江峰漫稿

    十二卷。明吕高(1505-1557)撰。吕高字山甫,又字思抑,号江峰。丹徒(今属江苏)人。嘉靖进士,授户部主事,历兵部郎中,升为山东提学副使,后转为太仆少卿,以大计罢官。山甫通经史、工诗文,与唐顺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