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无为集

无为集

十五卷。宋杨杰(约1073前后在世)撰。杨杰,字次公,自号无为子,无为军(今安徽安庆)人。生卒年不详。嘉祐四年(1059)进士。元丰中,历官礼部员外郎,出知润州,后拜官两江提点刑狱。卒于官。杨杰与欧阳修、王安石、苏轼交游较深,因此其诗虽兴象未深,却也颇有规格。有些诗风格偶近卢仝,但大致仍是元祐体。其文受胡瑗影响,亦颇有根底,但才地偏弱,边幅微狭。《无为集》由无为军知县赵士粲所编,包括赋二卷、诗五卷、文八卷,共十五卷。见《四库全书·集部别集类》,另有《无为集》十五卷,《附校记一卷》,由民国李之鼎校记,见《宋人集乙编》。

猜你喜欢

  • 周易玩辞困学记

    十五卷。明张次仲(生卒年不详)撰。次仲字元岵,海宁(今浙江海宁)人。天启元年(1621)进士,入清后不仕。除此书外,还著有《困学纪》、《待轩诗记》、《待轩集》等书。此书前有作者自序,自谓赋性颛愚,不敢

  • 易史象解

    二卷。明林允昌撰。允昌字为磐,号素庵,福建晋江人。天启二年(1622)进士,官至吏部郎中。该书取《易》象大义而各寻史实以配之,每卦为一解。《自序》称其本程传、朱义、诚斋、紫溪之说,而参以己见。但实际上

  • 河防纪略

    四卷。清孙鼎臣撰。孙鼎臣,字子余,号芝房,湖南善化(今长沙)人。道光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道光二十九年(1859)充贵州乡试正考官。咸丰二年(1852)擢侍读,充日讲起居注官。著有《苍莨文集》。著述

  • 盔山记

    八卷。清顾云撰。顾云,字子鹏,号石公,江苏上元(今南京)人。盔山在江宁府上元县城西北隅。山势于龙蟠里循城垣至城隅蛾眉岭,又袤循小仓山道陶谷至虎踞关,又袤道四望、马鞍诸山至清凉门,又循城垣,折至山前鸟龙

  • 同安县志

    三十卷,首一卷。清吴堂等修,刘光鼎等纂。吴堂,武进人,举人。嘉庆二年(1797)任同安县知县。刘光鼎,举人。按同安县有志始于明成化间。其后屡经纂辑。乾隆三十二年(1767)邑令吴镛复议重修。迨乾隆四十

  • 周易洞林

    无卷数。辑佚书,晋郭璞撰,有多种辑本。郭璞字景纯,河东闻喜(今山西闻喜县)人,官至尚书郎,精于卜筮,尝撰前、后筮验六十余事,名为《洞林》。其事见于《晋书》本传。《隋书·经籍志》载,《洞林》原为三卷。《

  • 西夏书事

    四十二卷。清吴广成撰。广成字西斋,青浦人。好为古文辞,中年后尤殚心矢学。是书为编年体,汇集有关西夏的历史材料,起自唐中和元年(881),迄于宋绍定四年(1231),仿朱熹《通鉴纲目》体例,排比成书。“

  • 翠滴楼诗集

    六卷。清冯云骕(约1691年前后在世)撰。冯云骕,字懿生,代州(今山西代县)人,生卒年均不详。康熙十五年(1676)进士,官翰林院编修。《翠滴楼诗集》六卷皆所作古今体诗,冠为赋一篇,殿为词一阙。冯云骕

  • 韵香阁诗草

    一卷。清孔祥淑(1847-1886)撰。孔祥淑字齐贤,曲阜(今属山东)人。是孔子七十五代女孙,永昌观察刘树堂之妻。清代诗人。孔祥淑六岁随兄弟从袁石斋先生学课。七岁时诸兄学诗,淑亦诗,诸兄学文,淑亦文。

  • 口译日抄

    八卷。意大利艾儒略、立陶宛卢安德口述,李九标作笔记。艾儒略(详见万物真原),卢安德字盘石,耶稣会士,天启六(1626)年入中国,与艾儒略同在福建传教,崇祯五(1632)年死于福州。李九标字其香,福清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