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悔斋集
十五卷。清周京(1677-1749)撰。周京,字西穆,又字少穆,钱塘(今杭州)人。廪贡生,考授州同知,乾隆十二年(1747)举博学鸿词,称疾不试。周京才华渊博,交游皆一时名流。著有《无悔斋集》。此集共十五卷。为其同乡厉鹗编定。全祖望所墓志铭及同人扫墓诗并附录于后。厉鹗序认为周京之诗“豪健颇类高适、岑参”。而今观其诗,实源出陆游。在一时诗社中,亦足倾倒流辈,诗名颇显。《四库全书总目》收入存目介绍。
十五卷。清周京(1677-1749)撰。周京,字西穆,又字少穆,钱塘(今杭州)人。廪贡生,考授州同知,乾隆十二年(1747)举博学鸿词,称疾不试。周京才华渊博,交游皆一时名流。著有《无悔斋集》。此集共十五卷。为其同乡厉鹗编定。全祖望所墓志铭及同人扫墓诗并附录于后。厉鹗序认为周京之诗“豪健颇类高适、岑参”。而今观其诗,实源出陆游。在一时诗社中,亦足倾倒流辈,诗名颇显。《四库全书总目》收入存目介绍。
五卷。明史记事撰。记事字义伯,号莲勺,陕西渭南人,进士,官至御史。作者感慨国家祀孔,自太学而外,只有府学还稍具形式,至州县则草率简陋,因而作此书。此书有关中督学陈启元等人作序及作者自序,共五卷:卷一卷
一百卷。清黄以周撰。黄以周字元同,生卒年不详,定海人,同治九年(1870)举人。先后作过分水训导、内阁中书,朝庭特旨升用教授。此书阐发礼学,广采百家,上自汉唐下至清代,对前人学说择善而从,足可称“体大
二卷。元郭豫亨撰。豫亨自号梅岩野人。生卒年及里籍不详。其书名取宋晏殊词“唱得红梅字字香”句。南宋时江湖诗人无不借梅以自重。别号、斋馆之名多带梅字,以梅附于雅人。豫亨生活在元至大中,离南宋未远,因而染此
本意似惜花娇,如怜柳懒,前月峭寒深护。从今追数,雨雨风风,总是被他轻误。便与挥手东风,闲愁抛向,绿阴深处。也应念,曲岸数枝杨柳,不禁飞絮。 争遣不烧烛留欢,暗邀花住?坐待啼莺催曙。怕燕子归来,定巢栖稳
十二卷。南北朝阮孝绪撰。阮孝绪(479-536),字士宗,谥文贞处士,河南尉氏人,著名目录学家。童年时过继给有万贯家财的叔父,不爱金钱而爱读书。屏居一室,苦攻坟典,谢绝交往,远离仕途。13岁通晓五经,
八卷。明傅珪(约(1486年前后在世)撰。傅珪字邦瑞。河北清苑人。生卒年不详。成化二十二年(1486)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历中允谕德、翰林学士,升吏部侍郎、礼部尚书,致仕。嘉靖初赠太子少保,谥文毅
一卷。明贺时泰(生卒年不详)撰。贺时泰字叔交,一字阳亨。陈鼎《留溪外传》作字叔文。以贺时泰之名推断,“交”字有义,而“文”字为误。江夏(今湖武汉)人。少时为诸生。后因耳聋,故自号聋人。此书为其子贺逢圣
一卷。清罗振玉撰。罗振玉,详见《殷虚书契》条。光绪二十二年(1896)罗振玉为孙星衍《寰宇访碑录》作刊误二卷,后又为赵之谦《补寰宇访碑录》刊误,共计三百余条。诸家校碑一般仅及于年代、字画方面,而罗振玉
九种,十六卷。清曹曾矩编。曹曾矩字用甫,号小时,河南洛阳人,生卒年不详,曾官桐柏县教谕。丛书辑曹曾矩曾祖以上三世著作,有清曹逢庚二种,《春秋辑说汇解》一卷、《淡和堂经说》一卷。曹逢庚字上章,号肃堂,乾
一卷。明金瑶撰。瑶字德温,号栗斋,安徽休宁人。嘉靖十年(1531)选入贡生,授会稽县丞,再补卢陵县丞。后迁桂林中卫经历,因母老不去上任,而在家乡教书,活到九十七岁才逝世。该书成于万历九年(1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