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字典>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明文海

明文海

四百八十二卷。清黄宗羲(1610-1695)编。宗羲生平见《易学象数论》辞目。本书为明文总集。四百八十卷,有目四百八十二卷,原缺最后两卷。共收录作者近千人,选文约四千三百余篇。全书按文体分成二十八大类,如赋、碑、论、铭等;各类之下又分若干子目,如赋下分国事、时令、山川、吊古等。其编纂意图是为保存有明一代政治、经济、文化、武备各方面文献,并上继《昭明文选》、《唐文粹》、《宋文鉴》、《元文类》诸书,填补历代总集之缺。自康熙七年(1668)开始,黄宗羲便取家藏明人文集五六千本,撷其精华,着手编选明文总集。前后历时七年,于康熙十四年(1675)编成《明文案》二百一十七卷。《明文海》导源于《明文案》,但体例已大变。据黄百家《明文授读发凡》,可知《文案》以作者生卒年先后为序列,选文间有注释和评论,体例与钱谦益《列朝诗集》相仿佛,而与今本《明文海》迥异。《四库全书总目》指摘《明文海》“分类殊为繁碎,又颇错互不伦”,认为此“必非黄先生所编,乃其子主一(即黄百家)所为”,未免失之武断。《明文海》向无刻本,只有少数抄本流传。现有三本:一是涵芬楼藏本,二是文津阁《四库全书》本,三是浙江图书馆藏本。1987年中华书局影印本《明文海》,即以涵芬楼藏本为底本,又据四库本抄补佚文十二篇,据浙图藏本补辑侯方域、钱谦益等人文章一百五十九篇,这是目前最完备的本子。

猜你喜欢

  • 地理玉函纂要

    二卷。无撰者姓名。“玉函”之名,相传本于唐邱延翰之书。然其书久已不传,而此书又托“玉函”之名作“纂要”,说明其书实非古籍。书中设有诸图,又杂以三合长生之说,末附《青囊经》的口诀及“捉心印、造理赋”数条

  • 西洋朝贡典录

    三卷。黄省曾撰。黄省曾(1490-1540),字勉之,号五岳。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嘉靖十年(1531)举人。成书于正德十五年(1520)。主要根据《星槎胜览》、《瀛涯胜览》,及《针位》三部书编辑而成

  • 新城县志

    十四卷,首一卷。清崔懋修,严濂曾纂。崔懋字黍谷,辽宁襄平人,出身举人,康熙二十二年(1683)任新城知县。崔懋掌新城十年,见邑志创于明嘉靖年间邑令胡庆鸣,再修于天启邑令王象晋,三修于康熙十一年邑令马孔

  • 石闾诗

    一卷。清陈景元(约1736年前后在世)撰。陈景元字不详,号石闾,汉军镶红旗人,家居奉天(辽宁沈阳),生卒年均不详。景元生平作字效晋,作诗效汉,追踪唐代孟郊、贾岛一派诗风,深幽清秀,近体颇多佳句。本集乃

  • 建始县志

    四卷,清袁景晖修。袁景晖,字龙溪,河南光山人,举人,官建始知县。县志明以前无可考。康熙初知县吴李芳创修县志,粗备修举。二十四年(1685)知县武令模续修,草创成篇,采择不精不详。四十三年(1707)知

  • 晓读书斋初录

    二卷,《二录》二卷,《三录》二卷,《四录》二卷。清洪亮吉(1746-1809)撰。洪亮吉字君直,一字稚存,号北江,江苏阳湖(今江苏武进)人。乾隆进士,授编修,充国史馆纂修官,旋督贵州学政。嘉庆四年(1

  • 增定史韵

    四卷。附读史小论。一卷,清仲宏道撰。仲宏道,字开一,嘉兴(今浙江省嘉兴市)人。此书成于康熙三十年(1691年),仲宏道因赵南星的《史韵》前记载年号,著文浮廓,注释寥寥,故删其繁冗,补其缺略,上续以伏羲

  • 宝铁斋金石文跋尾

    三卷。清韩崇撰。韩崇,字履卿,江苏元和(今吴县)人。书前有道光二十一年(1841)严保庸序及董国华、潘曾绶等人题诗。书中跋尾,对金石多有考证评论,其中不乏新的独到见解。如“裴岑纪功碑”,系东汉碑刻,隶

  • 黄山志

    二卷。清张佩芳撰。张佩芳,字荪圃,山西平定人。黄山在安徽县西北,与太平县接界。《黄山志》乾隆三十五年刻本,共二卷。上卷首形胜、次寺观、次物产。下卷游记,载诸家游记,皆作者自记足迹所及。其考黄山旧称黟山

  • 耐庵文存

    六卷。诗存三卷。清贺长龄(17851848)撰。贺长龄,字耦庚,晚自号耐庵,湖南善化人。嘉庆进士,历官至官兵部尚书。官湖南按察使任内,使狱无积案,为一时良吏,百姓感戴而歌之。其为文章皆缘事而作,不为泛